海康威视李丫丫:落地人工智能,我们的实践和方法,人工智能安全峰会

AI应用的落地要回归商业本质。

作者东丈

2020年9月5日,由雷锋。com & amp;由AI掘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杭州正式召开。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洗牌结束,格局重塑”。峰会将代表未来十年15企业,为超过1000现场观众和数十万线上观众分享迎接安全新十年的经营理念和技术应用方法论。

峰会之上,海康威视EBG解决方案部总裁李丫丫发表了题为“赋能数字化转型,服务万千行业”的精彩演讲。

李丫丫介绍,海康威视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综合安防业务、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

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人工智能交付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归纳为三类:

李丫丫认为,AI应用的落地应该回归商业本质。即通过产品和系统,解决用户的场景化、差异化需求,让更多用户享受到技术创新的红利,帮助用户实现商业价值的回归。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场景是路径,需要系统的产品体系来支撑。面向企业领域,海康威视从降低管理距离、提升业务效率、规范运营行为、防范安全隐患四个维度为行业数字化赋能。

海康威视秉承开放融合的合作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同践行数字化转型之路。坚持行善,让创新的技术和产品赋能千万个行业,为社会保障和发展开辟新的视野。

李丫丫:你好,我是李丫丫,海康威视EBG解决方案部门的负责人。我很高兴今天来到这里。

我相信在座的大多数朋友对海康威视都很熟悉。这里我简单汇报一下海康威视的基本情况。

海康成立于2001。目前,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超过40000人。去年营收576亿,现在有10个R&D基地。

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综合安防业务;第二是大数据服务;第三是智能商业。

海康威视的产品和业务形态是多元化的,今天我分享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通过几份报告和数据来看看目前技术的发展趋势。

这些报道中的数字(上面的PPT)可能很多朋友都看过。根据数字,2020年,82%的首席执行官认为公司业务未来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67%的企业表示未来的首要增长动力将来自数字技术和商业。

从这两个信息维度来看,数字化转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PPT以下三个数据来自政府报告:

通过这三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与发达国家的数据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数字化转型空间。

这张图可能很多人都见过类似的图。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过程不是数字化取代信息化,而是信息化也是数字化的一部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很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

从海康威视的角度来说,我们和两个技术高度相关:AI和IoT。

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里,海康威视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我们自己的AIoT技术赋能给我们的用户,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成为这个历史进程中的合作伙伴、参与者和推动者。

相信大家对“数字孪生”这个词都很熟悉,它描述的是如何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从现实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相互映射、关联和影响关系。

据统计,在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转化的过程中,60%-80%的数据是视频。因此,视频感知可以视为信息量最大的传感器,通过感知信息的结构化形成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视觉识别,实现洞察和分析,从而帮助各行各业的用户获得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挑战。我们简单梳理了一下,AI落地有三个现实挑战:

解决落地难的问题,还是要回归商业的本质。我们用四句话来概括:匠心品质、解决问题、技术创新、价值导向。

换句话说,就是要从产品质量入手,通过产品和系统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技术创新的红利,解决用户场景化、差异化的问题和需求,最终帮助用户实现商业价值的回归。

如前所述,数字化转型是基于视频感知,但并不局限于视频感知。

海康威视这几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从视频感知拓展到了智能IOT,同时打造了智能IOT的平台能力。

随着物联网、信息网、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应用,2065438+2009年,公司推出了基于AI云架构的物联网信息融合平台。

2020年,基于新的认识,我们融合了数据和智能,提出了数智融合的概念。

每个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场景就是路径。因此,通过系统产品体系来支持场景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这一思路,我们提供多元化的支撑系统,包括面向城市的城市运营管理平台、面向企业的数字化企业管理平台等等。

同时,通过海康威视系统化的硬件能力,帮助用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实现数字化转型。

今天我反复提到一个词——合伙人。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AI能力和多维感知能力应用到真实的数字场景中。

我们也知道单靠技术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推动行业的变革。海康威视一直坚持开放和融合的态度,深度开放我们的产品、服务和标准。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集成的架构,推动全新数字格式的实现。

这几年我们也做了一些AI落地实践。我从面向企业、面向公众、面向合作伙伴三个方面来说一下。

面对企业领域数字化业务的发展和落地,我们提出了帮助用户实现业务价值落地的四个维度:缩短管理距离、提升业务效率、规范运营行为、防范安全隐患。

更近的管理距离,意味着从“现场管理、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集中管理”。我们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具体的业务应用。

作为管理者,他们希望能够掌控全局,洞察细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AI实景等技术帮助管理者实现全局洞察。

作为执行者,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更降本增效。通过远程、可视化和自动化的手段,我们帮助他们在开展工作时减轻工作压力。

作为监管者,他们需要在线监管和动态监管。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在管理方面做一些改进。

基于此,我们从后三个维度帮助用户做一些事情。

比如我们通过机器视觉提高成果质量,缩短投入时间,优化工作流程。

之前去合肥一家企业,一个岗位的员工流动周期是六个月,这个岗位每六个员工就会换一个(因为太辛苦)。我们在思考如何通过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帮助用户实现价值。

谈完效率,再来谈流程规范。到底怎样才能很好的规范用户的流程?后来我们多次讨论两点:一是管好流程,二是管好行为。

行为管理相对容易,比如我们可以管理工地的安全规范、行为等各种单点动作,但后来我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行为是对的,但过程是错的。

比如化工领域,过程是“1234”,结果却是“1324”,所以容易出事故。在这个过程中,运行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

最后,说到安全管理,海康做了很多事情来预防安全隐患。我们从机器、材料、环境等多个维度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满足用户在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我简单介绍几个实际案例,看看如何帮助用户实现价值落地。

在化学化工领域,我们曾经在盐城某化工园区帮助他们整合打通孤立系统,利用AR实时视觉技术帮助他们高效、便捷、智能地分析控制一些危险源,构建了AR安全环的地图管理系统。

在品控领域,(上面的PPT)我在这里贴了一张图,包括流量检测和包裹检测。

我们将包括多传感器在内的智能技术和视频技术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可以检测、测量和识别,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帮助企业用户实现价值转化。

当时去了一家做汽车电池的国内顶级公司。他们告诉我,他们的车间很先进,基本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但是质检总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效率很低。希望通过视觉帮助他们做一些降本增效的工作。

在智慧物流领域,海康正在与国内某头部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他们的运营效率,提升他们的安全水平。

经过后续统计,改造后的数字化平台效率提升了近20%,平台和车辆实现了全数字化。

(图解)这是我们在山东帮一个煤矿企业做的。我们把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他们的井下,实现对行车、行人、区域入侵、操作人员离岗、皮带跑偏、矿车道岔压力的识别。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无小事,但实际违规现象很多。我们的系统上线后,做了三个月的应用跟踪,发现违规162个,都是通过系统的自动化实现的。

说完了企业领域的应用,其实我们也做了很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和服务。我们提出了保障民生、提升品质的四个维度:让环境更安全、让服务更精准、让出行更便捷、让生态更宜居。

(图解)这是我们在安吉做的事情。老百姓向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水清岸绿、鱼浅、吃住安心、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热切期盼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图示)在北京大兴机场,应用海康威视的edge IOT感知与智能分析产品和近30P云存储,充分利用4K高清、AI智能分析、AR增强现实、热成像等技术,融入机场各项业务系统,以科技实力助力大兴机场,为旅客带来安全、便捷、高效的全新体验。

(图示)这是我们在港珠澳大桥系统项目中珠海公路口岸“一站式”车辆通关监管放行系统,由海康威视协助。通过车牌图像识别、智能信息采集、车底反隐藏等创新应用,帮助实现便捷高效的一站式通关,让出行更加便捷。

(图解)这是我们把技术应用到水利领域。通过全天候AI分析,有助于水利管理智能化,创新河道保护方式。包括对水面漂浮物的监测预警,对涉嫌非法采砂船的监测预警。

除了公共服务,海康还与许多合作伙伴合作保护野生东北虎,并参与了绿色河流中的野鹅保护等项目。

未来,公司将继续践行社会公益,以科技力量助力生态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坚守科技造福人类的初心。

谈完企业和公共服务,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合作伙伴做点什么。我们的目标是降低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让合作伙伴简单、轻松、自由、快速地掌握数字能力,让人工智能不再神秘,让人工智能不再难以落地。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一下我们的理念:坚守善,执行使命。我们希望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创造历史,用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赋能各行各业,开拓社会保障和发展的新天地。

我相信,在当下的数字化转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拓者和建设者。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