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浦发银行2005年0.635元的每股收益使其成为基金的宠儿。今日,浦发银行发布的2005年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均被基金和保险公司占据,其中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28146562股的持有量位居第一。

由于之前已经发布了业绩报告,投资者已经了解了浦发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与今天披露的经审计的财报数据似乎基本一致。财报显示,2005年,浦发银行总资产达到5730.67亿元,同比增加117534亿元,增长25.80%。本外币贷款余额3772.22亿元,比年初净增663.18亿元,增长265.438+0.33%。公司各项存款余额5055.76亿元,较年初净增6543.8+0096.05亿元,增长27.68%。主营业务收入* * *为265,438+0,467万元,税前利润为42,36,5438+0万元,较同期净增65,438+0,654,38+0.82亿元,增长38.77%;税后利润24.85亿元,增加5.55亿元,同比增长28.78%。股东权益654.38+055.26亿元,每股收益0.635元,每股净资产3.97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6.01%。公司资本充足率接近底线,为8.04%。公司董事会提出每10股普通股股利1.3元人民币(含税)的分配方案。

====================================

浦发银行不良率降至1.97%。

□联合证券张大伟公司

2005年,浦发银行(60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467亿元,税前利润4231.00亿元,同比净增1.1.82亿元,增长38.77%。税后利润24.85亿元,增加5.55亿元,同比增长28.78%。每股收益0.635元,每股净资产3.97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6.05438+0%。

资金约束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约束。

2005年再融资计划受挫后,资本充足率逼近8%的底线成为浦发银行发展的重要掣肘。相比民生银行,虽然资本充足率接近8%的底线。但民生银行的资本约束远不如浦发银行。因为,到2005年末,民生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4.8%,仍有通过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二级资本的空间。目前,民生银行已计划发行43亿混合资本债券,预计混合资本债券发行后,民生的资本充足率将提升至9.5%左右。而浦发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4.1%,进一步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的空间不大。在目前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下,最多可以发行7.5亿债券,将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26%。因此,由于浦发银行核心资本紧张,目前面临的资本约束更加严峻。

好在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开始,再融资不会太远。一旦再融资步伐再次长时间拖延,为了不阻碍进一步发展,浦发银行只能通过申请特批和向花旗增发股票来补充资本金。

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成为亮点。

2005年,PUFA进一步加强了风险控制。已经建立垂直管理的审计组织体系的,设立合规部。在制度、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掀起一场“内控风暴”。

风险控制的加强和前期缺陷的收集,使缺陷率从2.45%下降到1.97%。虽然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业内最审慎的计提政策。与民生银行在减少贷款损失的同时从利润中提取6543.8+0.2亿一般准备的标准不同,浦发银行再次从利润中提取6543.8+0.3亿一般准备,不仅没有降低正常贷款的比例,反而进一步将与利息有关的贷款标准从4%提高到5%,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风险准备金,拨备覆盖率高达654.38+0.00365365666

一般是准备一步提取的。

根据《金融企业坏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和《关于提取坏账准备有关问题的通知》,金融企业应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准备,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提取金额不低于65438+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0%。相关规定自2005年7月1日起生效,但三年左右可全面实施。相比其他银行,浦发银行过去一般计提20亿。目前浦发银行加权风险资产净额为3536亿元,原有的20亿元和新增的6543.8+03亿元已基本一步到位满足一般准备的要求。以后只需要少量提取,为以后的利润分配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银行卡和中间业务作为业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快速发展。东方卡发卡量较2004年增长40.93%,中间业务收入较2004年增长35.06%。虽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较小,但快速提升的趋势已经体现。

市值管理提上日程

在公司2006年的经营目标中,公司认为寻求与市场价值直接挂钩的核心指标或确定市场价值作为评价银行业绩的依据更为合适,并提出将市场价值最大化作为未来的经营目标。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年报点评

2005年EPS为0.635元,BVPS为3.97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6.01%,增长1.7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由于贷款利息收入放缓,拨备前利润增长率降至20.05%。但公司下调拨备率8个百分点,使净利润增速达到28.78%,比2004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公司拨备潜力对业绩稳定增长的贡献开始体现。

贷款增加265,438+0.33%,结构性替代了部分长期贷款。我们认为可能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消费贷款增速放缓。中长期贷款平均利率的提高,不断拉大了存贷利差,提高了贷款收益率。

不良贷款下降2.2%,占比65,438+0.97%,下降0.48个百分点;2.2%的逾期率基本符合不良率,审慎判定信用风险;逾期贷款增长27.39%,值得关注。坏账准备余额达到654.38+00.57亿,不良贷款覆盖率654.38+042.07%,远高于同业。

资本充足率为8.04%,在不实施增发7亿股a股的情况下,将进一步抑制贷款增长和业务转型费用;好在公司还是可以通过降低拨备比例或者释放原有拨备来维持业绩增长。不考虑2006年BVPS4.65元和动态PB2.62的问题,股改支付对价后将降为2.02,与参考PB 2.2-2.3倍相比,相差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