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统性风险?

1.什么是系统性风险

整体性风险或系统性风险是由基本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因此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是对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判断。表示对整个股市或大部分股票产生普遍不利影响。一般包括经济等影响全局的因素。如世界经济或一国经济发生严重危机,通货膨胀上升,灾难性自然灾害等。整体风险的后果是普遍的,其主要特征是所有股票都跌了,不可能通过购买其他股票来保值。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将遭受巨大损失,他们中的许多人将尽力出售他们的股票。1929的股灾是系统性风险的产物。

系统性风险中的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对股市造成了严重打击。没有一只股票能逃脱它的打击,每个股市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基本相等。这种整体风险的概率很小。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控制自然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对整体风险发生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综合管理措施大大增强。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风险。

2.什么是非系统性风险?

个体风险也称为非系统风险。指由于某些因素对某些股票造成损失的不利因素。这主要是指某些股份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市场供求变化或某一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一种或多种股票价格下跌。这种风险的主要特点是对股市中的一些股票产生局部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转而购买其他股票来弥补损失。

这种风险与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是一种经常作用于股票市场的风险。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时有存在。因此,投资者应该更加重视这种风险,并致力于研究这种风险的根源和相关条件。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因为整体风险影响股市全局,投资者无法通过投资其他股票来分散风险,而个别风险只对少数、偏股产生不利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分散分散风险,通过主观努力降低风险程度。所以在国外,前者常被称为非分散风险,后者被称为分散风险。在股票市场中,前两种风险的成因主要是由客观的经济社会活动引起的,是商品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规律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也可以统称为客观风险。因为一些公司或个人在股市中炒作操纵一家公司的股价,兴风作浪,引起局部动荡,可以视为主观风险,普通股民要注意后者。

3.如何判断系统性风险?

股票投资中的系统性风险是由基本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它会影响所有股票。系统性风险的识别是判断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总的来说,经济健康发展,政治稳定,股市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小;相反,如果经济持续低迷,政局不稳,股市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就很大。如何判断系统性风险,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国民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增长率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和经济繁荣状况的最普遍、最重要的经济指标。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率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它是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年、季)内在国内外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和。这个总量,就生产而言,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新增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在分配上,是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在使用方面,它显示了居民、企业和政府为消费和积累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第二是国内生产总值。这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它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内居民在国外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净收入后的最终社会产值之和。这两个指标的具体数值不同,但变化方向是一致的。2)国内投资趋势。国内投资的走势反映了当前的经济活动,一般有三个指标:一是国内投资总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总成本,以及期末和期初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存货的增减差额。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指一年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总成本,不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存货的增减变动与期初的差额。三、新厂房设备投资是指工业、交通、商业等生产部门为购置固定资产而投入的资金。这三个指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社会扩张和再生产的规模和强度。投资旺盛意味着资金总需求在扩大,反之,意味着资金总需求在减少。

3)信贷资金的供给。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社会资金总供给的主要部分,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对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涨跌。《银行统计公报》每季度公布这一数字。

4)中央银行贴现率和银行利率。中央银行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寻求短期融资时所接受的利率。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贴现率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商业银行利率的连锁反应。利率水平和股票价格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我国的银行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各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如果银行加息,理论上讲,股价应该下跌;银行利率下降,理论上股价应该上涨。

5)通货膨胀。有三种衡量方法:批发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由于批发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是长期编制的,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来判断通货膨胀的情况。我国定期发布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投资者应根据该指数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购买力风险。

6)国际收支和汇率。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以货币形式对外经济活动的结果。国际收支的变化与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汇率直接相关。如果赤字过大,可能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可能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7)政府收支。这在每年公布的预决算中都有体现。政府的财政状况直接影响国债的发行和通货膨胀的水平。

8)综合经济指标。为了及时掌握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些国家编制了综合经济指标来监测经济发展,投资者可以从中尽早发现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

9)政府经济政策。政府的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调节经济,政府往往会出台一些经济政策,投资者要及时了解这些政策,避免投资的盲目性。简而言之,当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指标正常,国家政局稳定时,股市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会更高,投资风险会更小;反之,投资风险更大。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是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一般在经济萧条接近尾声,股市有触底迹象的时候,就应该进入股市分批买入股票,进行长期投资。当经济繁荣接近顶峰,股市长期大幅上涨,股市一片喧嚣时,就应该逐步抛出股票,退出股市。而且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股市,管理层会根据股市的发展来运用政策调控股市。为了有效规避政策风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国家的相关政策。如果某个时期股市涨幅过大,投机性过强,管理层有意调控股市时,应及时抛出股票,退出股市,等待新的买入时机。

4.如何判断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通常是由企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非系统性风险是单个企业的风险。要识别非系统性风险,就要研究企业的基本情况,识别企业的素质水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章程。公司章程是反映公司基本情况的基本资料。根据《公司法》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公司章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称和住所;

(二)公司宗旨和经营范围;(三)公司的设立方式和股票发行范围;(四)公司注册资本。(五)主要股东的出资方式;(六)股份转让办法;(七)股东、权利和义务;(八)公司利润分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