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有哪些上市公司?

柯达金陵华泰!

不过涨了,可以关注中海油。可以仔细搜索新闻,找一个适合你的。如果将来东营发展起来,中海油还是很重要的。可以考虑购买相关的长期持有。

中海油要在山东东营建一个千万吨炼油基地,2009年8月28日23:09经济观察报。

2009年6月,中海油惠州12万吨炼油项目刚刚投产。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宣布,欲在山东东营建设同等规模的炼油基地。

中海油最初制定了不同的南北战略。也就是说,南方主要在惠州自建炼油能力,北方主要在山东购买炼油厂。如今,惠州工厂已经投产,但中海油在山东的并购却遭遇了地炼的阻力。

随着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和渤海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急于在炼油行业谋求一席之地的中海油开始改变战术,酝酿自己的炼油能力。

中海油改变了策略。

东营市经贸委一位人士表示,这个项目包括12万吨/年炼油厂和1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项目总投资预计463亿元。

中海油新闻中心相关人士对东营炼化项目不置可否。据记者了解,该项目的建设地点已初步选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将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东营市经贸委已组织经济运行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对接工作。如果项目建设成功,预计中国十三五(2016-2020)将建成投产。

事实上,中海油刚刚在广东惠州完成了一个同样规模的炼油项目。6月22日投产的惠州炼油项目是中海油投资的第一个大型炼油厂,规划产能12万吨。

当初中海油推出“上下融合”战略后,分别在南北双线布局炼油产能。南方选择在惠州自建炼油能力,北方主要购买山东本地炼油厂。

2008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吴振芳赴鲁。目的是促进与山东的全方位合作,尤其是尽快重组山东地方炼厂。

山东是全国地炼企业最多的省份,东营是地炼最集中的城市。此后,中海油开始在山东东营周边选址,先后与福海集团、垦利石化、中海化工、李华一、山东海化(6.98,-0.31,-4.25%)和山东实达科技集团进行了接触。

中海油的收购遇到了强烈的阻力。2008年,中海油收购了山东海化和山东中海化工两家企业,但目前其原油加工总能力只有600万吨。

到中海油考察的垦利石化副总经理袁永奎表示,东营炼油企业虽然以炼油为主,但由于油源原因,一般都会涉足相关化工行业。中海油只对炼油感兴趣。炼油能力一旦丧失,炼油的附带项目必然死亡。这是大部分地炼谈判失败的主要原因。

市场和政策的变化也引发了微妙的变化。原油价格和成品油批发价格上涨,炼油迎来难得的快乐时光。2009年初,山东省政府出台了整合地炼的方案。今年6月,全国10多家石油商会带领300多名成品油贸易商来到东营,计划建立合资成品油经销体系。这些因素都让地炼不再甘于被命运左右。

目前渤海油田原油年产量为1560万立方米(约1400万吨),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09年,中海油在渤海发现了几个中型油田。山东省石油炼化行业协会会长刘爱英表示,此前中海油生产的石油大部分出口海外,但由于国家控制资源外流,国内油荒频发,为庞大的渤海油田寻找消化渠道成为中海油的当务之急。中海油在东营的千万吨炼油项目也是水到渠成。

央企之间的竞争,油田之间的竞争

中海油两大项目,一南一北,颇为相似。在广东,中海油与广东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政府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在山东,中海油还与山东省政府、东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战略储备油库、原油管道、石油码头、乙烯项目。

位于东营的大型炼油项目比天津等渤海其他城市更具优势。东营石油加工基础好,周边没有北方这样的大城市,环保压力小。但相关官员表示,最终项目建设仍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现在,炼油企业忧心忡忡。垦利石化副总经理袁永奎表示,千万吨炼油化工项目建成后,将首先争夺炼油份额。这势必对山东所有地炼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另外,中国第二大油田和胜利油田都在东营,山东一直属于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一旦以渤海油田为支撑的中海油投资建设大型炼油厂,两大石油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目前中石化在山东的炼油能力是3000多万吨,中海油在上述项目中建设的中海油在山东的炼油能力可以超过2000万吨。胜利油田每年产油2800万吨,而渤海油田的产油前景比不上中石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伟说,中海油准备建设三个“海上大庆”,包括在渤海建设一个五千万吨原油生产基地。这相当于中国最大油田大庆的原油产量。

中海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在东营竣工,渤海油田的原油将引入当地。“届时,胜利油田和渤海油田的产量有望超过大庆,东营在中国石油版图上的地位不会低于大庆。”一位参与中海油前期工作的东营市经贸委委员表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才储备,东营都比大庆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