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汽车公司

2015贾跃亭做汽车。在国外控股法拉第未来(FF),在国内成立乐视超级汽车。同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投资项目超过10个,浙江造车企业“电咖车”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乐视资金链断裂,贾跃亭离开美国,出清了乐视在电咖35%的股份。当时的乐视CEO张海亮被“卖掉”(后升级为Skycar),成为董事长。后来乐视国内团队800人左右,100多人跟随张海亮到了地平线。

在加入乐视之前,张海亮在SAIC工作了20年。从供应、物流、计划、产品工程和行政管理,一直到上海大众的总经理和董事以及SAIC的副总裁。2016年,互联网造车浪潮兴起,张海亮离开SAIC加盟乐视成为首席运营官。在乐视CEO丁磊因“健康”原因离职后,张海亮接替丁磊,短期执掌乐视。但当时乐视已经失去了势头。贾跃亭把战场移到了美国的FF,国内的汽车项目逐渐停止。张海亮不得不收拾残局,开始自谋生路。

对张海亮来说,飞天车是一次必须继续的冒险。只是这一次,成败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飞天车董事长张海亮。

张海亮入主天空汽车后,与浙江省政府达成合作,在浙江绍兴规划整车工厂,占地1000亩,项目总投资55亿元。重组控股泉州西湖汽车,在宁波慈溪落地商用车生产基地。此外,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上市公司、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的65亿元人民币融资。

与魏玛相似,张海亮也选择建造自己的工厂。他认为自建工厂的质量控制是代工远远达不到的。和制造业打了20多年的交道,他见过很多事情,比如“前面的工人装错了,后面的工人看见了,也不在乎。安装好了再说吧”。

“质量首先是一种质量文化。代工厂是别人公司的员工。你怎么和他沟通?”张海亮说。

电咖最早定位中低端市场。2017165438+10月,找到东南汽车生产一款纯电动汽车,续航255km NEDC价格6万左右(补贴后)。官方称,这款车只卖了3000多台。张海亮通过后,开始规划高端产品线。并且在去年6月165438+10月进行了品牌升级,推出了“天际”车。

品牌定位要平衡。如果定得太高,初期销量会受影响;如果太低,将来会牺牲品牌溢价。张海亮认为,国内初创车企——蔚来和威马已经走向了两个极端。天际线首款量产车ME 7,中型SUV,续航500公里,补贴36.68-38.1.8万元。就是对标蔚来ES8和特斯拉Model X。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这款由前保时捷设计师哈坎·萨拉科格鲁设计的SUV吸引了众多围观者。除了造型设计,另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这款车内置了五块屏幕:12.3英寸液晶仪表盘,15.6英寸中控触摸屏,12.3英寸副驾驶娱乐屏,后排可选两块12.8英寸娱乐屏。五个屏幕之间可以实现交互。

天际接手了原乐视车联网团队的一部分,并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张海亮认为,与互联网和汽车电子电器相比,软硬件结合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更接近车联网系统。天空车联网团队很多员工最初都是从乐视手机和乐视TV招聘的。

在浙江绍兴,天空汽车的工厂已经完成土建施工,正在安装设备。计划天际线ME 7将于今年八九月份投产,年底明年初交付用户。可以预计,未来在30万市场,这款车将与蔚来的两款SUV,以及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相遇。

张海亮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2800万辆,新能源只有1万辆。如果新势力共同努力,达到654.38+00万,那么大家都能活下来。相比彼此的竞争,他们现在更需要消费者的认可,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大类里有好的产品可以买。爆款是对整个市场的背书。

一旦总量增加,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一般是感性的。张海亮认为,飞天车一定有机会在一个错误的地方竞争。

“我们担心大家觉得新能源不是方向,不愿意买。还是那654.38+0万辆,没有增长。这个市场一旦形成,购车者的需求就多样化了,因为这个消费太分散了。”张海亮说。

天机ME 7

36Kr: ME 7定位30万中高端市场。你对这个市场的竞争有什么看法?

张海亮:目前没有市场竞争。他们都是新加入者。高端新能源车吸引购买传统高端车的人群。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你有这个消费能力,对电动汽车和新技术感兴趣。(想想)传统汽车的噪音和舒适度都不如电动车。

36Kr:30-40万市场,未来会遇到Model 3/Model Y吗?

张海亮:这是一件好事。你观察消费者。如果更多的人认为新能源是正确的选择,那一定是建立在市场上有很多好品牌好车的基础上,这样大家才能形成共识。而不是说它在三环坏了,要(用手)推。好车是这个市场的背书。

宝马、奔驰、劳斯莱斯做了纯电动车,大家马上改口,说纯电动车也是靠谱的车型,会有更多人买。中国不缺总量,销量2800万。现在电动车保有量只有654.38+0万多辆。如果是10万,大家分一杯羹。

第二,这个市场一旦形成,购车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特斯拉的舒适性差。如果做好质量,错误竞争,中国人的消费还是会很感性的,总会有市场的。因为这个消费太分散了。我们担心人们认为新能源不是方向,不愿意买。还是1万辆,没有增长。

36Kr:如何定位自己的品牌和目标用户?

张海亮:有人做40万、50万、60万的奢侈品,对品牌建设有好处,但对初期销量不好。如果定在20万,中档,2.75米的A级SUV,用户会多一些,但是你的品牌定低了,以后再推高端就难了。魏玛和魏莱设置了两个极端。

36Kr: ME 7有五个屏幕。你如何定义产品?

张海亮:我们讨论过车联网应该给用户提供一个硬件载体。四个人坐在车里,没办法互动。硬件做好了,软件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的屏幕比特斯拉的设计好多了。他只是在上面挂个PAD,车联网还不如我们。

现在做车联网的有三种人:一是互联网人;第二种,作为电子电器,是制动系统;第三是智能手机,家用。我们团队是做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的人,系统是最接近车联网的。

36Kr:工厂是怎么规划的?

张海亮:我们的汽车是东南汽车公司制造的。cart建造自己的工厂。我们从去年4月份开始建设绍兴工厂,到年底土建工作已经完成。现在要等工信部验收才能安装设备。品控靠自己。我从来没有坐过这么好的车。质量首先是一种质量文化。你怎么和别人公司的员工沟通?比如前面的工人安装不正确,后面的工人看到了也不管。质量不是检验,而是大家组装时的一种责任感,作为自己家的事。

36Kr:很多新车公司在商业上难以为继。你是怎么计划的?

张海亮:我们可以(画)4万多套。明年要卖2万到3万台,后年应该能达到。

36Kr:你们是如何控制成本的?

张海亮:让我们更加努力,但是人少,所以没有那么多人。(有的公司)一个人能行,两个人协调不好。如果上面找个领导协调这两个人,一个人就变成三个人了。(人员成本)太重。

36Kr:蔚来和小鹏最近都推出了汽车。它们是在电咖啡之前制作的。车市呢?

张海亮:SUV的溢价能力更高。因为SUV进入中国市场较晚,所以同尺寸的SUV卖的比轿车高,这是福利。轿车,同样的,会比SUV更难受,也体现你的水平。还有,SUV的差异化容易做,轿车的差异化比较难。轿车总量比SUV多一点,但竞争更多。

36Kr:你和分时租赁公司有合作。你是怎么计划的?

张海亮:我们和Gofun联合运营,拿出200、300辆车,进入这个市场研究怎么办。我们的参与是适度的,不是沉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