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修改公司章程

申请修改公司章程

章程是重要文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必须登记。

公司章程的变更

章程变更是指对已经生效的章程进行修改。原则上,章程记载的事项,无论是绝对性的还是任意性的,只要确有必要,都可以变更。但修改公司章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不损害股东利益;二是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第三,不妨碍公司法人一致性原则,即一个公司法人不得因章程的变更而转化为另一个公司法人。

就修改公司章程的程序而言,首先是董事会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其次,通知其他股东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第三,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表决。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公司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公司法》第104条第二款)。章程修改后,公司董事会应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修改章程的程序: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修改公司章程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公司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提出公司章程修正案草案。

2.股东大会将对公司章程的修改进行表决。有限责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章程修改涉及审批事项时,应报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股份有限公司为注册资本发行新股的,必须向国务院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申请批准;如果是公开发行,必须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

4.章程修改涉及需要登记的事项的,应当报公司登记机关批准,并办理变更登记;未涉及登记事项的,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5.章程修改涉及需要公告的事项的,应当依法公告。如果公司发行新股以筹集足够的资金,必须按照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的方式进行公告。

什么情况下需要修改章程?

公司章程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必备要件,是公司组织和活动的基本规则。因此,章程生效后,内容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更。公司章程是静态的,但公司的经济环境是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条件的变化。为保护合法权益,满足扩大业务、防止资本沉淀和应对市场风险的客观需要,应允许公司依法修改章程。?

一般有三种情况需要变更章程。

一是修改《公司法》或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的事项与修改后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依据《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章程制定依据的修改必然导致章程的修改。比如,根据修改后的《公司法》第三十二条,公司章程规定,股东查阅权仅包括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以及修改后的《公司法》第34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董事会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这种变化要求公司章程扩大和改变股东的查阅权。

二是公司情况发生变化,与章程记载的事项不一致。比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将股份转让给他人,公司章程中的股东名称要修改。

第三,股东(股东)会决定修改公司章程。这种情况导致了公司章程向常态的转变。公司作为重要的经营主体,需要调整经营范围,变更注册资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事项变更后,需要股东(股东大会)作出修改章程的决议。

公司章程变更后,应及时进行登记,让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公司,吸引潜在股东投资。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