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增资的有关规定

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首次披露了12家保险公司不同程度的偿付能力不足风险。

两天后的7月17日,保监会公布了9家保险公司的详细增资情况,包括5家财险公司和4家寿险公司,分别是:都邦财险、华泰财险、中银保险、大众保险、永安财险、AVIC三星、信诚人寿、中美大都会、海尔纽约人寿。

吴定富在会上分析了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除了股市持续下跌外,关键原因是一些公司发展模式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盈利能力弱甚至长期亏损,主要依靠股东增资或发行次级债来维持偿付能力。同时,一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运营中的短期行为更加突出。”

同时,保监会还表示,对于快速发展中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要督促公司通过限制业务规模、加强再保险、优化业务结构,以及通过上市、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等方式筹集资本,提高偿付能力,缓解偿付能力不足的压力。

同期,保监会还公布,2008年上半年,有23家保险公司增加了注册资本,其中许多公司去年已经增加了资本。

虽然这么多公司都在忙着增资,而且大部分都是大规模的,但是在保险行业,偿付能力不足似乎没什么可怕的。

都邦财险的一位会计认为,影响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其股东权益。他们公司今年也完成了增资,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偿债能力。

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的一位经理认为,这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多少比例是足够的和安全的因国家而异。

平安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认为,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应该更多是因为短期业务增长过快。

合众人寿相关人士也表示,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于保险公司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之比,最低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在承担现有负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支持未来发展而设立的预警指标。偿付能力是一个动态指标。即使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保险公司也可以采取增资、合理运用保险资金、调整业务结构、控制费用等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保监会敦促保险公司填好自己的家。

如果没有足够的恐惧,保监会为什么还要出台新规?什么是偿付能力?

赔付能力是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警戒线。是指保险机构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也是保险机构财务实力与自身承担的危险赔偿责任的比较。

2008年7月14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同日,废止《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限额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根据保监会最新发布的规定,根据偿付能力状况,保险公司分为偿付能力不足公司、偿付能力充足I公司和偿付能力充足II公司三类,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0%以下、100%至150%和150%以上。

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保监会新规出台及时,更加科学合理,监管更加严格,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稳健发展。偿付能力方面,平安是新标准分类中最好的二类。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来源于充足的资本、良好的业务选择和成本控制。

上述合资保险公司战略部经理表示,保监会出台新政策应该是基于对风险的考虑。中国的保险业和国外不一样,不会轻易倒掉。但在类似今年上半年大灾频发的情况下,重大理赔的增加和大量挤兑也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出现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教授也认为,新规更加规范,凸显偿付能力的重要性。

但值得考虑的是,郝教授也指出,如果采用欧美的偿付能力标准来监管我国的保险公司,相当于用一个博士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有好有坏。从长期来看,这些标准没有问题,但从短期来看,一点灵活性其实是可以的。当然,监管者不断敲响警钟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偿付能力是一个时间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长期偿债能力不足,必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短缺只发生在某一点,很容易通过业务调整来调整。我们打个比方。中国的保险公司是少年。虽然这个少年买不起100斤大米,但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实力。”郝教授分析道。

公司无力偿债/破产

从保监会发布的消息来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已经不是今年第一次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此前透露,在2007年底,有65,438+00家保险公司被发现偿付能力不足。

2005年,保监会也指出国内中资寿险公司普遍存在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人寿集团、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三大寿险巨头被查出偿付能力不足,其中太平洋人寿最为严重。

当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这就好比一个资不抵债的企业可以去银行贷款?

然而,中国保监会法规部主任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太低,就会有破产的危险,但在中国,保险公司不会轻易破产。因为偿付能力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能否持续稳定经营的重要指标,所以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非常严格。

因此,2006年,保监会推动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充实资本。

2007年,中英人寿、民生人寿、中德安联等保险公司实施了大规模增资扩股。国内保险业三大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相继登陆a股市场融资。截至2007年底,保险业总资本已超过2000亿元。

即便如此,在郝教授的眼里,仍然没有什么可怕的。整个保险行业的总资本相当于中国工商银行的1/3。

郝教授认为,“中国的保险市场是一个豆芽的市场,但却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海外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形态,拓展空间不大。如果你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随着新业务的兴起,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