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黄色的西瓜?
2.4黄小瑜h
湖南省甜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新品种。果实圆形,单瓜重2公斤左右。果皮厚3mm左右,果实不裂果,果肉微金黄色,含糖量12% ~ 13%,肉质细腻,纤维和种子少,品质优良。抗病性强,易座果,极早熟,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26天左右。
小型西瓜栽培技术(一)
小西瓜(以下简称小西瓜)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西瓜,果形较小。一个正常水果的重量在1.0-2.0 kg之间,所以有口袋西瓜、迷你西瓜的绰号,是西瓜家族中的新秀。小溪瓜外形美观小巧,肉质细嫩,汁多味甜,品质优良,携带方便。是夏季高档礼品瓜,深受大众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小型化,旅游业的兴起,小西瓜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其价格比普通西瓜高出1倍以上,生产者经济效益可观。现已成为高效农业项目之一,发展迅速。据上海1999不完全统计,北京、广州、江苏、浙江等地的小西瓜种植呈快速发展趋势。
小西瓜的生长发育不同于普通西瓜,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掌握小型西瓜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正常发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就此做了一些调查和观察,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1小型西瓜的生长特性
1.1的幼苗较弱,前期生长较差。
小西瓜种子小,千粒重30.8 ~ 37.5克,种子贮藏养分少,土壤肥力弱,子叶小,下胚轴薄,长势弱,特别是幼苗在低温弱光下种植,更容易影响其生长,其长势明显弱于普通早熟西瓜品种。这会影响雌、雄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具体表现为雌花子房小,雄花前期发育不完全和异常,雄蕊异常,花粉少,甚至无花粉,难以正常进行和完成授粉、受精和果实发育过程。
如果幼苗种植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苗期和伸蔓期的植株生长仍然较弱。一旦气候好转,植株生长恢复正常,小西瓜分枝力强,雌花出现早,种植密度高,易座果,蔓多,果实多;如果不能及时坐果,很容易虚浮,耽误分娩。
1.2果形小,果实发育周期短。
小西瓜果形小,一般单个西瓜重量1.0-2.0 kg,果实发育周期短。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25-30℃),雌花成熟只需20多天,比普通早熟西瓜品种早7-10天。在早播早熟的栽培条件下,小西瓜需要的天数更长,一茬瓜(5月中旬采收)需要40天左右,温度稍高的二茬瓜(6月中旬采收)需要30天左右,后续温度更高,只有22-23天。小西瓜果皮薄,肥水多,植株长势过旺,或者水分养分不均,都容易开裂。
1.3对肥料反应敏感。
小西瓜的营养生长与施肥量密切相关,对氮肥特别敏感。氮肥施用过多,更容易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度,影响座果。因此,基肥的施肥量要比普通西瓜减少30%,小西瓜嫁接苗可减少50%左右。由于果形小,养分输入量小,常采用多藤多果栽培,对果实大小影响不大。
1.4结果周期性不明显。
小西瓜由于自身生长特性和栽培条件恶劣的双重影响,早期生长较差,如早期自然座果,由于同化面积的限制,果实很小,容易掉苗,严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随着生育期的发展和温度条件的改善,植株的生长得到恢复,如果不能及时坐果,更容易造成虚长。因此,在生长初期,一方面要防止营养生长无力,同时要及时坐果,防止虚劳生长。正常座果后,因果小,果实发育周期短,对植株自身营养生长影响小,所以持续结果能力强,可在多种作物上结果。同样,果实的生长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这种自我调节能力非常有利于多蔓、多茬栽培和克服裂果,所以小西瓜的果实周期性不如普通西瓜明显。
2个小型西瓜品种
小型西瓜品种繁多,有从日本、台湾省和韩国引进的。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培育了一批品种,其生产性能、果实性状和品质已接近进口品种。现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几个品种,供选择时参考。
2.1红小雨
湖南省甜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新品种。生长潜力大,能持续结果。果形略大。单瓜重约2.0Kg,1株可结3 ~ 5个瓜。果实圆形,有绿色条纹,外形美观,皮薄,果肉红色,含糖量13%以上,果肉细腻,无渣,种子少。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35天。该品种1999在北京市大兴县12西瓜节上获得新品种奖。目前在上海南汇县和浙江嘉善县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2.2春景
合肥华夏西瓜甜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新品种。果实呈椭圆形,鲜绿色,覆有细条。单个瓜重2.0 ~ 2.5公斤。果形圆形,不变形,不空心。果肉粉嫩,含糖量65,438+03%,梯度小,风味极佳。果皮薄,只有2 ~ 3毫米,有弹性,不易开裂,耐贮运性好。植株生长稳定,低温下伸长性好,早春恶劣条件下雌雄花分化正常,座果好,易栽培。雌花在果实成熟前期开花35天左右,中期开花30天左右。目前在上海郊区和浙江嘉善县大面积栽培。
2.3阳春
合肥华夏西瓜甜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新品种。果实圆形,果皮绿色,布满深绿色条纹,外形美观,果肉金黄色光亮,肉质细嫩爽口,中心含糖量12%-13%,梯度小,风味好,品质优。这种植物生长健壮,抗病,抗逆。低温弱光下正常生长,易座果。单株结果多,单瓜重2kg左右,非常早熟,适合早熟和大棚覆盖栽培。
2.4黄小瑜h
湖南省甜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新品种。果实圆形,单瓜重2公斤左右。果皮厚3mm左右,果实不裂果,果肉微金黄色,含糖量12% ~ 13%,肉质细腻,纤维和种子少,品质优良。抗病性强,易座果,极早熟,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26天左右。
2.5肖特凤凰城
台湾省农友种苗公司育成的杂交新品种。极早熟小果品种,果实圆到圆形,果形整齐,有深绿色条纹,果肉晶莹黄色,肉嫩、脆、甜、多汁,含糖量12%左右,果形整齐,皮薄,果实易裂。耐低温,适合秋冬春栽培,产量高,一般667m2产量1400Kg。
2.6早春红宝石
从日本引进的杂交品种。1996引进,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生长稳定,耐低温弱光,适合早春大棚栽培。极早熟,1雌花出现在主蔓第5 ~ 6节,密植,开花后常温22 ~ 25℃成熟。果实圆形至高圆,单瓜重1.5 ~ 2.0 kg,果皮深绿色,有深绿色条纹,果皮薄3mm左右,不耐贮运。果肉黄色,细腻,无渣。中心含糖量在12%以上。口感好,产量高,667m2一般产量2000Kg左右。
2.7黑美人
台湾省农友种苗公司育成的第一个杂交品种于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生长旺盛,抗病,耐湿性强,夏季栽培表现突出。极早熟,1雌花出现在主蔓的6 ~ 7节,密植,从夏秋开花到果实成熟仅需22天。果实椭圆形,果皮黑色,条纹不明显。单瓜重2 ~ 3公斤,皮薄而坚韧,耐贮运。果肉鲜红,中心含糖量12%,最高14%,梯度较小。最适合夏秋栽培。
其他栽培品种有小兰(台湾省农友种苗公司)、纳比特(韩国)、小天使(合肥丰乐种业有限公司)、小雨(广州谢利园艺研究所)、华粳5号(河南省孟津县西瓜协会)、乔美人(河北省蔬菜育苗中心)。
保护设施的类型、结构和性能
为了防止小西瓜裂果,必须在设施保护下栽培,常用于大棚(中棚)和小拱棚的地膜栽培。
3.1大(中)棚
南方和江淮地区,温室跨度4 ~ 6m,高1.7 ~ 1.8m,长30m,南北向较小,实际上是中棚。特点是保温性差,但升温快,有利于作物生长。生长初期气温较低,为提高保温性能,常采用多层覆盖,即三拱四覆盖(内有两层膜,外有草盖,地上有塑料薄膜),并采用空气层保温来提高保温性能。观察到每增加一层薄膜,温度可提高65438±0 ~ 3℃。垂直栽培的棚子适宜跨度6m,高度2m,肩高1.2m,以满足支架和瓜蔓的延伸;同时,为了增加强度和抗风能力,应改用双排立柱棚。
3.2工棚
普通西瓜覆盖双膜(小拱架+塑料薄膜)的跨度仅为1.2 ~ 1.3m,前期为塑料薄膜半覆盖栽培,中后期为大棚栽培。但对于小西瓜,拱棚跨度应加大到1.8 ~ 2.0m,保温前期不拆棚防雨。棚子覆盖的温度变化很大。种植后仍要在棚内搭一个宽约60 ~ 80 cm的简易棚,用双层膜覆盖来增加温度。
4种植季节
小西瓜生长迅速,果实成熟早。可在设施保护条件下种植多种作物。其栽培方法可分为冬春大棚早熟栽培、春季大棚栽培、夏季栽培和秋季栽培。不同栽培方式的季节安排如下:
4.1冬春季大棚早熟栽培
是小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2月上旬,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可充分利用3-5月的有利气候条件。5月中旬开始收获,生长结果期长,多茬,产量高。
4.2春季大棚栽培
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小拱棚种植,前期防寒保温,6月中上旬采收,成本低。
4.3夏季栽培
利用夏季温室的高温休闲期,可以栽培一个小西瓜。5月底播种育苗,苗龄10 ~ 15天,6月中旬大棚种植,8月中旬采收。夏季栽培处于高温干旱期,病毒病、螨虫、蚜虫等病虫害危害严重。因此,应揭去裙膜覆盖遮阳网遮阳、通风、降温,地面覆草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温湿度,及时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4.4秋季栽培
秋季和初冬生长期较长,前期仍处于高温阶段,后期气温较低,需要覆膜升温。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早秋栽培和秋栽培。早秋栽培应在7月上半月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国庆”节收获。秋季播种,8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上旬播种,元旦前后收获。夏秋小西瓜栽培播期不严格。
具体来说,你也可以看看这个网站:
/nanhui/nkdh/nydt/xjsxpz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