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大众改名换姓,失去话语权,这是好事。
因为江淮大众正式更名为大众。
65438年2月2日,JAC汽车发布《关于JAC与大众汽车合资合作进展及工商登记变更并完成交付的公告》,其中指出,大众中国投资的增资及大众中国与JAC汽车投资的增资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JAC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随后,江淮汽车(600418。SH)2月3日1小时开始交易,涨停,每股10.65元。
65438年2月8日下午,江淮汽车迅速再次停牌,每股价格为10.99元,之后市值一度突破220亿元。此次,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R&D中心竣工及制造基地奠基仪式均在安徽合肥举行。
至此,江淮大众更名这件关乎地位的大事终于尘埃落定。从此“江淮大众”将改姓大众。以前经常有一些关于江淮汽车混改的悲观看法。未来江淮汽车能否凭借25%的话语权东山再起?
听你父亲的话
早在11年底,媒体就有传言称其更名,但当时出来的版本称安徽江淮集团有限公司将更名为姜奇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后来被江淮官方反驳为假新闻,并要求对方撤稿。
现在江淮没有改名,但是江淮大众改名了。
早在今年?5?月底,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和姜奇控股签署了《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意向书》..
7月22日,JAC宣布向与大众中国合资的JAC大众投资65.02亿元,并完成JAC大众新增股权的认购。其中江淮汽车增资654.38+0.284亿元,大众中国出资5265.438+0.6亿元。完成后,JAC大众的注册资本总额由20亿元增加至73.56亿元,中投持有JAC大众75%的股权,本公司持有JAC大众25%的股权。
此次增资由安徽省发改委于6月2日正式备案,165438。投资交易完成后,奥迪股份公司将接管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企业经营权,这一合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将纳入奥迪股份公司的财务报告。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都随父姓,大众与江淮的联姻也不例外。
合资公司的股比正式出炉后,大众终于成为在合资公司中占据多数股份、掌握话语权的父亲。“子女”随父姓是很自然的。这也成为中国首例外资车企更名为合资车企的事件。
江淮汽车在7月份的增资公告中指出,本次增资是公司与大众汽车在华战略合作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公司与大众汽车在华战略合作。
公告还显示,江淮大众2065438年末总资产+072亿元,净资产为13610亿元,公司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净利润-3.64亿元。
根据JAC 8月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9.4438亿元,同比下降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38+0.474亿元,同比下降265.438+07.84%,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从销量来看,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20.94万辆,同比下降65,438+00.97%,优于行业水平。
江淮汽车2017和2018年度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300万元和-1877万元,2019年度也达到了-97800万元。所以虽然上半年的销售表现略好于行业水平,但实际上江淮已经连续三年亏损。
如今大众对合资公司的控制,可能是合资公司发展和江淮汽车长期停滞的转折点。
敢于改变,敢于去做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新R&D中心的落成以及制造基地的正式开工,也意味着电动化将成为大众汽车(安徽)和江淮汽车复苏的有力举措。
官方表示,未来大众(安徽)的产品将基于集团的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的全球协同优势,逐步提升MEB平台产品的国产化研发能力。其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投产。新款将充分考虑年轻用户的喜好,设计前卫独特,视觉冲击力强。MEB平台的应用和关键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将大大缩短新车型的研发和上市周期。
奥迪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迪斯也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将通过这个安徽R&D中心,开发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全新的纯电动产品矩阵,并提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今年约1亿欧元的投资将加速大众(安徽)的发展。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在集团电动化和数字化战略中的作用。”
R&D中心二期扩建工程也计划于2021年开工,生产线基础设施和设备将进一步完善,包括建立电池车间和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车间。纯电动汽车工厂规模完整,最高年产量有望达到35万辆,预计2022年底建成。
目前,大众汽车(安徽)正在积极扩大其R&D本地的人才储备。预计到2025年,R&D团队员工人数将达到500人左右。此外,JAC还收购了电池供应商郭萱高科的战略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为了给集团的新能源产品提供车联网和数字化服务,计划在合肥建立一个数字化中心。
同时采取措施,可以看出无论是江淮汽车集团、奥迪ag还是合肥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大众(安徽)的发展。江淮求发展,大众想以更多的电动化占领中国市场,而安徽省为了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进一步振兴地方经济。三人各有打算,但能一次想到一件事,确实难能可贵。
至此,江淮汽车的这场混改求生之旅终于正式踏上了起点。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之路能否逆风掉头,是关键一战。
但是江淮的混改一直是喜忧参半。有业内人士认为,增资扩股的短期目的是获得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但更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投资方的实力,以免影响企业后期的长期发展战略。
也有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明确以自主为根本目标,否则,即使江淮汽车未来通过合资赢得生存空间,最终也可能成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和深度代工厂。
但是现在看来江淮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作为一家有着56年历史的国有车企,JAC在自主技术上有什么?目前自主品牌的竞争格局就像一辆满员大巴。如果江淮此时顽固坚持独立,能有什么出路?
目前在合资产业的帮助下,经济形势会比较健康,产业技术也会跟上节奏。敢改敢做才是真理。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