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在虹软科技重仓?

虹软科技:科技创新板可列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前三,其2018年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最高,达到32.42%;能和商汤科技、师旷科技抗衡的公司;一家主要做视觉计算SDK内核的公司;相比商汤科技和寒武纪,商汤科技是目前真正将技术转化为利润的公司。

老板是美籍华人,公司成立于美国。目前公司的主要盈利点是安卓手机预装的AI拍照、人像美图等核心算法功能,在三星、小米、OPPO、华为等行业都有头部客户。只要手机业务饱和,就可以算是公司的摇钱树。2021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4.47亿,净利润1.20。利润率不低。现在虹软的主要精力在智能驾驶领域,智能驾驶的发展一定是从智能驾驶舱到辅助驾驶,最后是全自动驾驶;虹软的布局基本遵循这个节奏。目前虹软科技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算法业务。该产品一般用于L2-L3自动驾驶系统,目的是发现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疲劳或打瞌睡,避免驾驶时发生事故;笔者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内,所有公交车(出租车、公交车、高铁、长途汽车)都需要预装该功能,这将和EDR一样,成为一种硬需求。其中,这一功能已经安装在东风蓝调的车上。在整个智能驾驶领域,虹软目前提供的主要解决方案包括DMS(驾驶员监控系统)、OMS(乘客监控系统)、Interact(视觉交互系统)、Authenticate(生物认证)、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BSD(盲区检测系统)、AVM(3D环境监控系统)、AR HUD(AR平视显示器)等八大产品系统。

虹软与高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在CPU、GPU、DSP、ISP、NPU的研发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虹软也积累了基于高通芯片的技术开发和产品落地经验,在深度优化算法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高通硬件平台的潜力。高通的智能驾驶方案demo经常使用彩虹软技术。

根据ICVTank的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舱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43.8+003亿。2021中国国际汽车人机交互及智能驾驶舱峰会,由于智能驾驶舱功能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功能芯片和软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兴的主控SOC芯片和智能算法软件备受关注,它们将成为未来智能驾驶舱的主要竞争点。虹软最新财报显示,去年虹软获得37个前装量产机型定点开发项目,2021继续深化与主机厂商和Tier 1的合作。定点项目现已覆盖长城、SAIC、理想、一汽、东风、何忠新能源等多家一线汽车厂商的多款量产车型。

以上情况主要是目前在网上能查到的一些信息。我之所以重仓做彩虹软,主要原因是结合以上因素。我个人的思考点如下:

1,老板是技术背景,从玩照片到做图像优化的软件,一般技术背景的人都比较低调,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利于科技公司的技术积累和推广。能够在美国站稳脚跟,应该是美国商界上层认可的。

2,能被罗永浩算法技术认可,肯定不是一无是处。而且这家公司曾经想到被微软收购,说明它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不好也是一条出路。

3.在做AI图像处理的公司,他的行业和目标比较具体。他主要同时做一两件事,不到处买,不伸手,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

4.他的轨迹和主攻方向没有问题。智能驾驶肯定是未来的主要赛道之一。

5.核心算法AI图像与视觉处理将广泛应用于VR/AR、元宇宙、智能驾驶等领域。

6.能被市场普遍认可的科技股,在大家都看好的时候,价格绝对不会低。目前市值只有6543.8+07亿。个人觉得这个市值不高。在寒武纪,超过350亿的公司还在亏损。

7.a股市场真正拥有某项核心技术的公司只有一家,别无分号。

主要风险如下:

1.虹软科技是一颗面向祖国的红心,还是只想在国内赚钱?

2.虹软科技会被美国制裁吗?现在商汤已经上了黑名单。

3.智能驾驶竞争激烈,很多汽车厂商也在搞自己的自动驾驶。百度的自动驾驶是一个负面问题。

4.明年盈利能力能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