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艳和端砚有什么区别?
是古人写字用的砚台。
端砚是最著名的砚台之一,产于广东肇庆,其砚属泥盆系泥质硅质云母片岩。矿物成分为泥质、绢云母、应时和微磁铁矿。矿物粒度小于0.01mm,成分均匀,质地细腻,易着墨。岩石中的绢云母使砚台细腻柔软,滑而不损。泥质和硅质的共存,使砚质软坚。板岩的致密性使得砚台的储墨性不会枯竭。
端砚制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誉满海外。端砚,尤其是老坑石,最为珍贵。有句话叫一斤端砚价值几千块。歙砚因产于安徽歙县而得名,其现石属元古界震旦系上坂溪群含石英粉、砂的灰黑色板岩。矿物成分为绢云母、应时、微晶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铁矿、褐铁矿和泥质,矿物颗粒较细,一般在0.005-0.05438+0mm之间。石头致密细腻,不会损伤头发。砚台一般含有绢云母,使墨水经久耐用。应时粒子的均匀分布使佘艳具有“细中带锐,刚柔并济”的特点。砚中黄铁矿和白铁矿微晶呈小金星和银星,称为“金星砚”或“银星砚”。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对砚的评价是:“砚之美,润泽墨色,其余皆留。但两者相害,制墨者要花很多钱,不退墨也不花作者的钱。唯砚不离笔,滑而无光。”在苏东坡眼里,歙砚是人间瑰宝,是砚园之冠。
闫涛产于甘肃洮河,王昭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在洮河发现。该砚为下石炭统水云母中的泥质板岩,由泥质岩变质而成。其矿物成分为泥质、水云母、应时、绿泥石等。,其矿物粒度小于0.01mm,质地致密、细腻、润泽。里面储墨,过夜不渗不干,发墨如油,滑不拒墨,涩不粘笔,不损伤头发。《闫涛》一经出版,文人墨客争相购买,一时名声大噪。黄庭坚说:“周涛青不含风,可削尖为锥。”苏东坡吟诵道:“空灵仙人居仙,幻化出一朵云。”米蒂描述说,“绿色就像一件长袍,越深的越可爱,”张文倩称赞道。“明窗尽墨吐,端州无与伦比。”大师们从不同侧面深刻地描述了闫涛的形体特征和书法功能。
四大名砚之一的程砚,产于哪里?众说纷纭:有的说产于山西江州,有的说产于河南灵宝,有的说产于江苏苏州。苏州程艳石为深灰色至深绿色泥质板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地层形成时代为上古生界二叠纪,由泥质岩变质形成。主要矿物为绢云母,其次为泥质、铁和少量石英粉砂,可见结核和腕足动物化石。岩石硬度适中,不易破碎,大板岩可达100。
X
100 cm以上,砚台单层厚度达几十cm。苏州砚以其质地细腻,易于雕刻而闻名。所生产的砚台储墨不干涸,送墨不损光华,深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石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朝到现在,有几千年了。历代著名砚台中,多数砚台的岩性为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泥质板岩。除了四大名砚,宁夏银川的何是粉砂质泥质板岩,江西玉山的砚是石英粉砂质粘土板岩,河南济源的盘古砚是紫灰色钙质板岩,浙江绍兴砚是凝灰质板岩。那些以泥灰岩和石灰岩为原料的,如吉林通化的松花砚,山东宜都的红寺砚,都是微晶石灰岩。有的石灰岩中还含有动物化石,锦上添花,是石砚中的上品,如湖南菊花砚、三叶虫砚等。可见砚台的好坏取决于岩石的质地,四大名砚突出的书法功能得益于岩石的优良品质。(作者:姚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