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化工集团神木煤化工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陕西煤化集团作为一个新型经济体,已经挺进陕北进行“二次创业”,如何在新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如何在新的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是公司决策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2008年6月26日,165438+10月26日,公司刚成立不久,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党、总经理任培建带领公司全体班子成员迅速展开工作,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陕北煤化工发展的热土,高举陕西飞煤的大旗。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公司研究通过了《公司章程》、《领导班子议事规则》、《Xi安公司党委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办法》,并将工作在领导班子成员中进行了分工。制定公司管理框架和人员配备计划;招聘各类急需的管理人才;完成了公司的常驻租赁、注册资本验证、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和企业代码登记等法定事项。2009年元旦刚过,公司员工迅速入驻神木。在20多天的时间里,党蔡慧和战友们走遍了神木几乎所有的煤化工和兰炭生产重点企业,走访了神木县主要领导和10多个职能部门,了解了神木煤化工现有产能和产业布局,最终掌握了制定公司科学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煤化工产业只有通过资源整合、股份合作经营、集中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才能做大做强”是团队成员经过艰苦研究形成的认识。基于这一准确判断,公司领导班子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并确定了“投资、合作、监督、协调、发展”的职能定位,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建设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一流煤化工企业”的愿景目标,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客观审慎地研究制定了公司2009年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了公司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统一了全公司的思想,拉开了发展的大幕。
统筹考虑,求同存异,公司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变“危机”为“机遇”。
神木县是榆林地区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热土。煤化工发展虽然起步较早,但多为县办或个人组织的小规模股份合作企业。不仅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低,更严重的是资源浪费严重,营销大多“单打独斗”,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煤化工作为一个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新兴产业,如何在发展中体现前瞻性,彻底打破无序发展格局,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公司决策层敏锐地提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公司在危机中不退缩,积极把握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化“危”为“机”,抢占榆林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制高点。5438年6月+2009年10月,公司一成立,就迅速主持了天元和富友公司新成立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迅速聘请了管理人员。新公司开始正式运营,确保了集团公司“50万吨/年轻质煤焦油项目”和“65438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4月,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保该校研究的煤化工技术新成果拥有优先权。为确保在煤焦油转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储备,公司于5438年6月+10月与上海盛邦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有意向参与上海盛邦公司重组。6月,11,对联中、莱西、五洲、东源等兰炭4家企业进行重组,新成立陕西煤化集团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实施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即年产260万吨兰炭项目、4×50MW(一期2×50MW)焦炉煤气发电项目和年产30万吨电石项目。重组后的能源开发公司成为陕西省最大的航空母舰。面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和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如何通过企业的多元化整合重组,提高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让众多投资者愿意真诚地与国有企业合作?“统筹考虑、求同存异、依法评估、协商确定”是公司在企业整合重组中赢得各方欢迎、抢占发展空间的法宝。公司与九江公司、莱德公司、江泰公司合作重组前期的尽职调查已基本结束;与神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重组已完成前期工作,集团公司董事会已原则同意;富友公司土建施工已基本结束,部分机组已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哪里有梦想,哪里就有希望。面向未来,公司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
2010面对新的压力和挑战,神木煤化工有限公司并没有止步于发展,而是把目光放得更远。结合集团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和任务,公司提出实现两个转变(工作重心由“投资、合作”转变为“监督、协调”,工作重心由基建转变为生产经营,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目标转变),突出四个重点(突出安全管理、项目建设、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抓好六件大事(特别关注天元、富友公司投产)电石及电厂一体化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销售体系;打造煤干馏技术研发平台;合作重组六大事件)并实现七大目标(销售收入52亿元;利润总额5000万元;主要产品产量455万吨;天元公司一季度达到竣工验收条件;这家盛产石油的公司在6月底完成了试运行;能源开发公司30万吨/年、神木发电公司50万吨/年电石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年底竣工。安全方面,杜绝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总体工作部署,千人负伤率≤0.8),大力舞动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引领作用。围绕“十二五”长远目标,公司紧扣集团公司在陕北“二次创业”战略,提出建设柠条塔载能工业区、红柳林循环经济工业区、金街工业区、安雅园盐化工区、榆阳区麻黄梁工业区蓝炭产业一体化的战略构想,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年产654.38+80万吨蓝炭、65438吨焦粉654.38+80万吨煤焦油、223万吨煤焦油加工产品(汽油、柴油、液化气)、4万吨金属镁、654.38+50万吨卤水、200万吨真空盐,发电量38亿千瓦时,实现年销售收入654.38+0.835438+0.5亿元,年利税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