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和可转债是一回事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两者的定义
债转股是指国家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将银行与企业之间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股权和产权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有的固定本息额按持股比例转为参与公司的利润分红。
事实上,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为企业的控股股东,可以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如果公司不参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后,通过资产重组、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等方式收回投资。
可转换债券:是指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在转股期内,可以按照公司制定的转股价格,将债券按一定比例转换为公司普通股。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其股份,他们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到期,收取债券的面值加利息,或直接按市场价格出售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的价格通常与公司的正股价同向变动。如果转换的溢价为负,转换后卖出可以获利。持有人可在转股期内行使转股权,发行公司不得拒绝。
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债转股是指将债权转为股权的一种方式,多为普通债券。一般优质资产、行业领先、未来扭亏预期大的受困公司实施债转股的可能性较大,但很多不具备条件的公司无法实施债转股。
可转换债券是由具有债券发行资格的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特殊债券,债券的所有持有人都有权在转股期内自由转换股份。本质上,可转债转股也是债转股的一种。
两者的区别
1.参与者:普通债转股一般是三方或三方以上,可转债一般既是公司又是债券持有人。
2.价格:普通债转股一般是按固定比例转股,而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是可变的,所以转股数量也是可变的。
3.利率:可转债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债券。
4.风险:普通债转股可能有破产的风险,可转债公司一般都是经营良好的公司。
5.转股方式:可转债自动附带转股权,普通债转股需要先审批。
6.持有人:普通债转股大部分持有人在处置债务时是被动持有,而可转债大部分是投资者主动持有。
以上是普通债转股和可转债的异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