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解禁是什么意思?

a股的解禁意味着a股的限售股已经过了限售期,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也就是以前卖不出去的股票现在可以卖了。解禁前的股票叫限售股,不能卖。

限售股解禁是指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后可以上市交易,受流通期限和比例的限制。大小非是指大小非限售股,解禁意味着允许上市。不解禁意味着非流通股被限制,允许上市。

解禁装置介绍: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过了承诺期后,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的股份。以前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国企)有相当多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拥有与流通股相同的权利,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的风险完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唯一不变的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交易。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企业所有股份自由交易。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公司原非流通股的出售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1)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和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方式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65,438+02个月内不超过5%,在24个月内不超过65,438+00%。获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上述流通期限和比例的限制,称为限售股。

解禁的股份是大小非,所以它会通过降低价格来达到这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大小非的成本极低,在股价方面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这也使其有强烈的抛售意愿。股票的短期波段主要看供求关系。一旦大小非卖出,其他投资者不愿意接盘,就会导致海通证券持续下跌。

除了国有股没有太大抛售压力外,其他小非限售股上市后采取的措施大多是这样,尤其是限售股解禁后增加现有流通股本的股票,跌幅越大。

a股介绍:

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是由在中国境内注册、在中国境内上市的公司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港澳台居民可于4月13日起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

英文字母A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用来区分普通人民币股票和特种人民币股票。

a股不是实物股。电子化记录,无纸化,实行“T+1”的交割制度,涨跌幅限制(10%)。参与的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包括a股、b股、h股、N股和S股。

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是由在中国注册、在中国上市的公司发行,以人民币计价,供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个人和机构以人民币交易和认购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