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恒强时代小公司崛起的三个关键点。
不管是跨界还是跨界,都属于创新。本文要讨论的小公司崛起的三个关键点之一是创新。
有人说,没有创新的产品,根本不值得做。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这个观点?在学习了梁宁的产品思维课程后,我开始相信这个观点。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
我们可以把上面故事中的鸡孵化器看作是存量市场中的产品,与鸡孵化器模式相结合的孵化器是增量市场中的产品。对于小公司来说,创新要做的是在增量市场寻找机会,而不是在存量市场。
为什么是增量市场而不是存量市场?
因为在增量市场做产品比在存量市场做产品对客户更有价值。这里我们引入一个用户价值公式: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更换成本
用户价值,使用这个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新体验是指新产品相对于原有产品给用户增加的体验;更换成本是指我放弃原来的产品,转用新的产品所要付出的时间、学习和使用的成本。
我们假设微软office能给用户带来的新体验是90分,微软之前的office软件能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旧体验)是50分,更换成本是20分。此时用户价值=90-50-20=20分。
此时,金山推出了WPS。如果WPS带来的用户体验不能超过90分,那么它带给用户的价值低于微软office,而旧体验(50分)和更换成本不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自负的产品经理,总觉得自己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于是想尽办法进入股市,最后的结果大多是受挫。原因不是这些产品经理创造的新体验,而是用户的更换成本。
举个例子吧。比如有产品经理觉得腾讯的QQ音乐很烂,他也做了一个音乐软件,比QQ音乐好。这个软件能打得过QQ音乐吗?
答案很难。原因在于他的重置成本。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成本比较:
QQ音乐产品体验:80分
新音乐软件体验:90分
在产品体验上很难超越腾讯这种有资源有实力的公司,但这里我们假设已经超越了。
QQ音乐的品牌认知成本:0。
新产品的品牌认知成本:20分
新品出现后,你的品牌知名度对用户选择你很重要。
QQ音乐的学习成本:0。
新产品学习成本:10分
习惯了QQ音乐,又要重新学了。
在这样的对比中,QQ音乐的置换成本是0分,而新品的置换成本是30分。我们假设旧的经验仍然是45分,然后把这些数据代入公式:
QQ音乐=80-45-0=25
新产品=90-45-30=25
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新产品并没有超越QQ音乐的用户价值。所以,即使你的新产品有很好的体验,最终的用户价值也不一定比之前的产品高,因为更换成本高。
这里还可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新体验并不是产品在股市上成功的关键,因为这里面还有重置成本的问题。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替代成本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品牌知名度、用户获取成本、学习成本、使用成本。
因为有重置成本,创新在股市的生存概率很低,这也是小公司要做增量市场的原因。
其实互联网是一个增量市场。它的用户庞大且不受时空限制,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当一些用户有一些未满足的需求,而你的产品正好可以提供这些需求,那么这个产品可能就是成功的,因为这里不存在替代成本。
这里我们讲一个类似的案例:
这个案例准确地反映了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区别。猎豹即使得到了百度、腾讯、小米等巨头的赋能,也没能在股市打败360,可见股市的巨大门槛。
最后,猎豹的崛起恰恰告诉我们,增量市场是小公司的机会。所以定位增量市场,创造高不可攀的替代成本,基本上是成功的。
最后说一下如何制造高不可攀的替代成本。百度贴吧创始人于君曾经问过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是100,但正确答案是60。原因在于,在创新产品中,产品体验的好坏只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替代成本。当这个产品获得了相当数量的用户后,即使后来者做出了更好的体验,也不一定能打败你,因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用户对产品本身的体验,还有用户对更换成本的考虑。
说到这里,我们来做个总结: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大话题,就是在强者恒强的时代,小公司应该如何崛起。我们给出三种观点,即:
创新能力,即小公司要有跨界、跨视角的创新能力。
增量市场,即把创新定位在增量市场而不是存量市场。
替代成本,即做产品不能只停留在产品本身,还要为后来者创造替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