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详细数据收集

李大霄,1980年毕业,工科背景。1997开始工作,就职于东莞证券公司(1997-2009年4月);荣获上海证券报“坚持奖”,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等各大网站采访报道。

曾任职务: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东莞证券研究会秘书长、东莞市金融学会理事、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东莞市财政局特聘专家、上海证券报“金牌分析师”。2009年4月11日,李大霄开始在英达证券工作。这位拥有1股东代码,见证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被业界归为“空唱派”。

基本介绍中文名:国籍:中国国籍:汉族职业:研究生院证券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性别:人物经历,男性,主要荣誉,个人生活,个人看法,个人评价。李大霄,字符体验拥有深证1号股东代码,也是最早参与股票投资的股民。经过近五年的股民身份,正式进入东莞证券公司,从1997成为一名股市研究员。从参与炒股到进入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研究,从证券“草根”到券商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李大霄李大霄走过的路见证了东莞证券市场几十年的发展。在a股市值缩水30%的当下,李大霄从东冠证券辞职,转投英达证券,令业界感到意外。李大霄在辞职时说:“我决定离开,因为我想改变我的平台。英达证券是一家全国性券商。”。错误的李大霄?“在事实面前,投资者和媒体显然开始‘评判’李大霄”——2132破位后,大量股市报道聚焦李大霄和“钻石底”,一篇文章写道。他仍然在办公室加班。“除了多接几个电话,其他都和往常一样忙。”但他承认,这是他十几年研究生涯中最困难的时候。“钻石底”从2012提出到1.6,行情下跌到2132。2月6日,一向喜欢拿股市做形象对比的李大霄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以2132为节点,优质股票进入投资区,呈现钻石般的投资价值。”此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和微博上提出大量数据和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每当市场出现波动,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说“震荡不够,还是钻石底”,甚至在投资者提出尖锐问题时回应“钻石底是有光泽的”。事实上,李大霄今年成为“死牛”并不新鲜。大盘在1664反转以来,他从2009年初看多了股票,就一直坚持大盘在融冰之旅。2009年秋,大盘开启3000点保卫战。李大霄在多空激烈的交锋中喊出了“3000点需要坚持”“3000点只是地平线”。随后的几个月,尽管大盘跌宕起伏,但他始终没有松口,并在2010年末再次抛出了“2011的融冰之旅会逐渐转好”的判断,而2011的行情则以单边下跌回应了这个“老行情”的落寞声音。从一手算,加上2012的“钻石底”,李大霄已经坚持了三年他的“融冰之旅”的逻辑,期间质疑声和负面声音不断,直到本周达到高潮。“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性的分析师应该尊重市场,找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哪怕否定自己。最近两三年,他一直在纠结市场,想看多。为什么他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指出,“强调顶部和底部的预测是大忌。过分注重一分的判断不是哗众取宠吗?”更多的指责来自投资者。有投资者年初一致认为2132点是钻石底,但上半年都亏了。“不负责任的言论是在害人。”其他人在微博上质疑说,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尽力帮助庄家欺骗散户”,“李大霄应该道歉”。对李大霄“李大霄这么坚持是因为他对的次数多了,所以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有把握,最后成为这次炮轰的焦点”,一位资深投资人这样评价“钻石底”引发的舆论风暴。不可否认,李大霄曾经是对的,甚至被一些媒体称为“预测顶部和底部从来没有错”。在这些经历中,最准最吵的一次是2007年的疯狂牛市拐点。当年10月23日165438+,上证综指仅仅一个多月就创出了6124点的历史新高。市场沉浸在赚钱的梦想中,散户依然疯狂排队抢购资金。李大霄在《中国证券报》发表署名长文《a股长期估值的顶部可能已经形成》。用16的理由论证“6124时市场平均市盈率70倍,深市平均市盈率73倍,两市市净率达到6.82倍的高水平。继续推高市场估值的动力不足,a股长期估值的顶部可能已经形成。”文章发表半年后,他离开了曾经工作过的东莞证券,离开了生活了近20年的城市。虽然李大霄至今拒绝透露原因,但他承认“说一些人们不爱听的话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压力很大。”市场普遍猜测,券商的工作是空的,“忌讳”是他最终离开的原因之一。直到2009年2月2日,大盘在2000点附近徘徊,李大霄在《中国证券报》发表《a股市场融冰之旅已经启程》,认为1664点之后“a股市场稳定的基础已经形成”。倔强的李大霄“被骂了你觉得委屈吗?”记者问。“不会的,既然要做这份工作就要承受尴尬和不理解,十几年来都是这样,要么就像很多人一样上上下下,要么就唱低唱高,生活虽然轻松,但毫无价值。”他说。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对的。李大霄承认自己在3000的时候确实看多了,但是判断对不对要看预测的周期,自己判断的周期很长。“我只是后悔自己能力有限,没有帮助到一些投资人。”面对是非之争,李大霄说他“很难”,但“我永远不会投降”。如果我很容易被击倒,那就不是我了。”李大霄反复强调,“钻石底部”应该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他始终坚持一贯的市场判断。“买点在1664的成长股,3000点都不应该卖,何况现在。我不是短线操作者。我追求的是在低位选择一个好的公司,和它一起慢慢成长。”现在被贴上“死牛”标签的李大霄,曾经是一只“死熊”。2000年底,他在一次公开研讨会上预言了科技股泡沫的破灭,并建议投资者“摘荔枝”。当时的证券公司风雨飘摇,一半以上有倒闭的危险。但他从2001开始一路唱着空话,一直被骂到死,直到2005年。因此,李大霄的顽固由来已久。但不管是愚蠢,固执还是其他。被责骂后,李大霄不准备妥协。他仍然相信那只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关于人身攻击,李大霄说他不会争辩。短暂停顿后他拒绝接受别人善意的提醒。“为什么要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是我这么多年的原则。记者的采访时间再短,也要给出结论。我觉得这就是股市分析师的价值。”每当李大霄将一些政策事件评论为“重大利好”时,市场就会以大幅下跌做出回应,这被戏称为“大天空效应”。有业内人士调侃说,在李大霄盯着微博,靠这个信号开个空期指,一年就能买房买车。主要荣誉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多次获得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发的奖项。荣获中金在线、厦门大学“最独立客观分析师”奖;曾在多家电台担任嘉宾,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报纸摘要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之声等。辞职原因之一李大霄在个人生活中坦言,因为自己“经常说一些人们不爱听的话,所以要付出代价,面临很大的压力”,他不否认这种压力是辞职的原因之一。李大霄川信的年薪超过20万元。业内有一种说法,估计英达证券开出了20多万的年薪。不过,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没有谈及薪水,他也不想对外界的传言发表评论。《自我评论》李大霄说:在股市中,许多人喜欢谈论上涨,投资者也喜欢听上涨,因为上涨就有机会赚钱。我的价值是能够帮助别人,而不是模糊自己的人生,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虚度。今后,我们不会放弃“原则”。一个分析师必须对自己有人格要求,不能随波逐流。个人观点2000年年中提出荔枝采摘2005年年中提出播种2006年年中提出青苗2007年提出成熟苹果2008年提出“保护胜利果实”2009年提出股票带来希望2012提出校花论。黄金底和钻石底2015提出婴儿底(蓝筹底)人物评价李大霄●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上,李大霄的发言提醒:作为投资者,要学会明智投资,成熟的苹果要摘一两个。东莞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当然是对的,但现在看来,这种“警告”为时过早。东冠证券总裁张云勇评价李大霄:他是个好同志,踏实肯干,公司认同他的工作。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回来。公司同意了李大霄的工作,曾经善意地挽留了他两个月,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公司觉得很可惜。●在东莞证券某营业部做投研分析的李兆发这样评价十几年前的老同事。“我真的很喜欢到处说,希望能帮助到别人。这几年我一直担心他会错,建议他用市场的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观点,但他没有这样做。”在李兆发看来,“钻石底”风波之后,李大霄成为多头的标杆和空头反驳的对象。“我在营业部工作,深感现在的行情分析股票压力太大。如果太死,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我试图说服他几次,但他不是一个爱吵架的人。真的没必要。这只是一份工作。但他总是反驳我模棱两可,还不如不说。如果我错了,他会承认的。”“市场已经完全打破了钻石的底部。”对于李大霄的坚持,他的老朋友李兆发很难同意。他说这几天连联系他都不好意思。他指出,李大霄是典型的注重估值和基本面的分析师,市盈率是一个相对变量。经济下滑时,需要参考历史估值,考虑市场资金供求和技术走势。业内人士评价●“扶李导演”。作为市场知情人士,瑞丰拓展投资总监肖给中国证券报记者发来一份简讯。他评价认识多年的李大霄“谦虚、不张扬、非常低调,不喜欢针锋相对。”但是,遇到不同意见就很难改变了。“我已经和他讨论过了。作为一个分析师,分析结合背景和灵活性,表达可能会更流畅或者更好。不要太绝对,何况树招风。”●某媒体人评价:在中国股市,做一个神秘的股评人是聪明老练的,做一个四处打听内幕消息的散户也无可厚非。做一个时刻准备“多翻翻”或者“多翻翻”的机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李大霄对当前的形势一无所知。作为一个专业的股评人,他耐心地向投资者陈述事实和理由,明明白白亮出底牌。真的很蠢。“我可以告诉你,十年之内,中国股市会下探1000点,上探10000点,你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这个预测有意义吗?”一个资深营销人评论他的时候,他连连摆手。“他是愚蠢的。如果他靠这个博客出名,他会又傻又可爱。”●在东莞,一个有20年投资经验的老投资人,十几年前认识了他。李大霄离开东莞后,多年没有和他联系。24日,他在电视上听到市场在谈论李大霄,于是他通过朋友联系了这位老朋友。“听我说,2312很可能会破。李大霄不说话,但我知道他不同意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这位大姐反复提到,“但我为什么要给他打电话?股评人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们散户不需要随风摇摆。”●杨光主播:“钻石底”是假“钻石底”的说法从一出来就争议不断,这次又被炮轰了。资料显示,林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主持过三档证券节目,并担任CCTV2、杨光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特约财经评论员。林云的攻击首先从李大霄公布“秘密”的那一天开始。“悲观主义者”半年后还在争论钻石是否见底。其他人已经在一边看热闹一边数钱了。7月5日,李大霄在其微博中发布了他发现的四个“秘密”之一,但遭到林允的公开反驳。“讲真:1和‘钻石底’才上市半年,考验还远没有结束。2.甚至在这半年时间里,‘钻石底’已经被证明是赝品。以120日均线为成本计算,相信‘钻石底’进场的投资者平均被套4%。”林允当天在其微博中表示,“我最讨厌认位置。为什么非要‘逼急’拿一些上涨的板块当遮羞布?况且指数下跌是因为构成指数的股票下跌。”林允连发五条微博连续炮轰李大霄的“钻石底”。他指出,“七年前,我给了你炫耀的第一步。在过去的七年里,我已经多元化了我的市场观点...我一直在给你一个平台来容忍你的错误。人可以无能,不可以无耻,不能把无耻当通行证。”林云也指出“把一个点绝对化是不对的,不管它破不破。而且这一点并不是他预测出来的,而是他一路输的时候自以为抓到的一根‘救命稻草’。赌徒!系统性风险和结构性风险并存。强调重点有意义吗?”●网友围攻“投资顾问”,发劝退信。“空方处于强势,想把钻石变成砖头。多方联合,誓要让钻石发光!”虽然大盘接连暴跌,但李大霄这个牛人依然看涨。看着市场的“跌跌不休”,痛苦的投资者显然坐不住了,李大霄在微博中的看涨言论受到围攻。“‘李大校’请你投降,你一降就可以走到最后。你是最后一头公牛,不是吗?你会为可怜的散户委屈一次。”在李大霄的微博中,一位网友的言论非常尖锐。微博认证为“中国中投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徐晓宇”的小虞雯凌发布“退保书”,称现在没有做多的理由,现在“退保很体面”,基于1.2万亿的规模年内未解禁,IPO有望超过2000亿,国债期货再融资年内可能推出,垃圾债试点已经开始种种不利。其实股市里一直有个笑话叫“多头不死,空头不停”。对于李大霄的坚持,一位网友无奈地说:“再坚持唱下去,总有一天会准的,但我不知道这一天有多远。”一些网民甚至想成立“追杀李大霄基金会”。“同样是股市恶业鸟,为什么炒得太急了?”对于部分网友的激烈反应,知名财经人士黄生近日在微博中为李大霄愤愤不平:“股市心情不好是可以理解的。我希望这只是一个恶作剧。我绝不能做出疯狂的举动。大家在微博上的言论和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真正的投资决策还是自己做。希望能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