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乐天一个月卖掉93家中国店,是不是开始了大撤退?
2007年正式在中国开店。2016年,中国有上百家店。2017年,其在华销量减半。
最后乐天坚持不住了,开始大规模出售在中国的门店,一个月就卖了93家!
5月11日晚间,利群股份(601366,SH)发布公告称,拟收购香港两家法人公司和华东地区10家法人公司,其中包括15套房产和72家门店。本次交易的对价为6543.8元+0.665亿元。
不到一个月,乐天就卖掉了93家店。
翻阅利群股份公告发现,本次收购涉及的72家门店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上海等华东地区,原由奉节股份控股子公司经营。
利群有限公司是一家区域性零售商,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业务涉及商业零售、物流配送、餐饮、住宿、娱乐、旅游等领域。其2017年报显示,该集团拥有41家零售店和44家便利店。2017年,利群实现营业总收入105538万元,同比增长2.54%;上市公司净利润3.945亿元,同比增长9.03%。
利群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门店数量将翻倍,覆盖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五大区域市场,公司业务规模将显著扩大。此外,12目标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这是乐天一个月内第二次出售在华门店。海外网4月26日消息,乐天购物将以248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4.38+0.46亿元)的价格将北京21家乐天玛特门店出售给物美。
中国销售外建集团进行了两次紧急注资。
一个月之内,北京和华东地区93家门店连续售出。据环球网报道,出售上述门店后,乐天在中国将只剩下华中和东北的14家门店。韩联社报道称,乐天玛特在中国11年后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5438年6月+2004年10月,时任乐天副会长的新董斌成立“乐天政策本部”,正式拓展海外市场。公司首先将目光瞄准了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并为此成立了乐天中国有限公司。还完成了对中荷合资超市“中国工会万客隆”的收购,其全资超市乐天玛特于2007年6月5438+2月首次亮相中国。
早在去年9月,乐天就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当时《北京青年报》报道,乐天玛特在中国的门店有87家关门,其余的几乎都关门了。但乐天集团在去年9月11发表声明称,乐天正在研究集团所有产业资产的重组,但“是否退出乐天玛特中国业务”并不是此次资产重组讨论的对象。
从去年3月开始,乐天玛特在中国的业务实际上已经因为“萨德”风波而陷入瘫痪。为此,乐天集团进行了两次累计金额达40亿元的紧急注资:
2065438+2007年3月24日,乐天向乐天玛特中国店紧急注资36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5438+6亿元)。乐天集团当时表示,乐天玛特在中国损失了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
2065438年8月31日,乐天集团向中国乐天玛特进行第二轮紧急注资。这次“输血”的金额为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8亿元)。
根据乐天购物的财报,2017年,乐天购物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减少了一半,仅为634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6亿元)。
2018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乐天购物在华销售额同比减少14%,营业利润亏损16亿韩元(约合9497万人民币)。
实体商场的三种未来
对于利群和乐天的交易,资深零售分析师沈骏对第一财经表示,“通过并购可以达到的最直接的目标是全国扩张和快速开店,收购价也很划算。”但风险在于,这些乐天玛特门店有相当一部分是关闭的,翻牌之后再重新开业并不容易。
资深零售专家丁浩洲表示,“这几年实体零售行业本身就很艰难。加上高成本和电商冲击,成为实体零售商面临的挑战。一些老的传统业态,比如百货,频繁关门。成本高的便利店也经历了一波通关。”
除了乐天,近年来国内外实体商场关门的新闻也不绝于耳。据新华社报道,今年5438年6月+10月,有着27年历史的北辰购物中心北京亚运村店正式关闭。这是继去年庄胜搜狗遭遇“撤柜潮”,华堂、百盛等多家百货关店后,北京又一家传统百货关门。
早在2016年9月,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发布了《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将有1/3被淘汰,1/。
在转型压力的推动下,不少商场效仿腾讯、阿里巴巴,开始布局新零售。比如BBK、家乐福、永辉超市等实体与腾讯合作,盒马鲜生、大润发、苏宁、三江购物、联华超市、银泰百货等实体与阿里合作。
此外,随着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日益短缺,一些商场开始了“商改”的转型。北京青年报今年6月5438+10月报道,2016,10月底,百盛因长期亏损,出售北京太阳宫店。如今,曾经的百盛太阳宫店已经变成了商务楼。此外,北京西单商场位于十里堡的门店于2016年初正式关闭,万科收购该物业,将由商业业态转为写字楼。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