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企业风险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表现。

法律风险

新推出的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法律要求相当明确,在某种程度上更为严格。从部分创业板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存在一些代持股份的现象,部分公司股东因代持股份引发纠纷而诉诸法院。在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中,2007年宋新机器人公司一位股东的一场官司也暴露了持股的冰山一角。此外,华谊兄弟和Xi安宝德的招股书受到怀疑,他们还遇到了股东持股的争议问题。各方还出具了承诺函,承诺所持股份权属清晰,不存在委托或信托持有的情况。因此,股东承诺函的可信度受到了质疑。中国企业、企业家和公众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主板市场的各种违规行为也会在创业板市场发生,创业板市场还很不成熟。法律风险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阶段,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很难被发现。一旦爆发,对企业影响很大。

(B)业务风险

新上市的创业板企业虽然是初创期的成长型企业,但规模并不大,盈利模式和市场开拓都处于初级阶段,并不那么稳定,经营中容易出现大起大落。据介绍,有“创业板第一股”美誉的泰瑞德2009年6-6月铁路板块销售收入占比78.36%,而神州泰岳来自移动飞信业务的营业收入占公司200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68.99%,因58元的上线申请价格而大失所望。这些企业一旦失去占主导地位的单一业务收入,就无法生存。另外,丁涵科技下游市场基本没有业务,行业单一,构成了企业最大的风险。创业板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业绩增长快的特点,而“明星工厂”华谊兄弟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31.63万元,不及2008年同期。这说明华谊兄弟的业绩增长并不突出。而且华谊兄弟过于依赖冯小刚,可能会造成业绩大幅波动,随时有退市的风险。

(3)技术风险

海外创业板市场的诸多失败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严重的技术风险摧毁企业。中国气敏行业龙头韩伟电子拥有核心技术优势,毛利率高于同类企业。但由于其核心部件和传感器可以通过外包获得,其他竞争企业也可以通过外包生产同样的产品。公司产品单一核心技术论,不排除其他企业可以开发类似产品,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会拉低公司产品的毛利率。网宿科技CDN新型建网方式虽然获得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展风险较大。还可能面临未来市场判断不准导致前瞻性技术研发成果偏离用户实际需求的技术创新风险。中元华电、思力宝科技、亿纬锂能也会因为技术发展滞后,或者重大技术泄露,无法保持技术持续进步,而丧失市场份额,降低盈利能力,影响未来业绩。那么,在R&D投资倾向强烈的创业板市场中,技术风险将更加突出。

(四)金融风险

在高发行价的推动下,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超额募集资金84亿元。由于证监会的严格规定,超募资金只能用于主业投资,不能用于炒股和炒房。到目前为止,许多创业板企业还没有时间对募集资金进行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作为代表的神州泰岳公司在其公告中只对3.42亿元进行了具体安排,其余8.6亿元只给出了大方向,没有具体细节。上海嘉豪、华谊兄弟、华策检测、莱美药业已置换超募资金增加流动性。而流动性并不能直接带来高收益,大量资金长期闲置在银行,所以创业板的高市盈率毫无意义,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未来收益分配的风险。乐普医疗和神州泰岳都依赖于税收优惠政策。一旦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水平将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创业板上的一些企业,如金亚科技,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地雷”,也将构成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因素。

㈤流动性风险

据统计,2006年至2009年6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特锐德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虽然目前账龄结构合理,但随着公司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和客户结构的变化,比如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过大,降低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运作速度,存在一定的坏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小,发行股数少(平均发行股本265,438+0.89万股,华兴创业最低发行规模65,438+0.00万股),市场估值难度大,估值结果稳定性差。而且大量的股票交易活动可能诱发股价的大幅波动,股价操作更容易。创业板企业表现出惊人的市盈率。如果他们不能实现持续的高增长,破产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主板市场。而且一旦达到退市条件,只能直接退市,没有重组的可能,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者信心的变化直接影响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积极性和活跃度,进而影响股票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