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债券违约和债券基金风险
什么是债券违约?债券一般是指发行人为筹集资金,在约定的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
因此,在很多投资者的认知中,债券是上市公司或企业开出的“借条”,到期后会还本付息,因此整体风险相对较低。
但是,债券投资风险低不代表没有风险。一般来说,债券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近期债券市场的波动主要是信用风险引起的。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因资金支付困难而无法按照初始约定偿还本息,进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一般来说,信用债权人主要是由政府以外的实体发行,如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因为没有政府作为背书,整体违约风险比较高。如上文讨论的某煤企债券单日净价下跌90%以上,主要是集团于6月5438+065438+10月10公告因流动性紧张无法按时募集赎回资金,构成实质性违约,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事实上,在债券违约事件的历史上,除了最近讨论较多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外,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债券违约事件。
据统计,截至6月165438+10月13,2020年有110只债券违约,违约规模126283万元,其中违约规模超过20亿的债券多达15只。
相比去年184债券违约,违约金额为149404亿,今年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规模依然较大。
如果延长时间,自2014第一笔债券违约至今,共有542笔债券违约。而且从历年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债券违约的整体数量和金额都在逐年增加。
数据区间:2014-20201113。
一般来说,公众所理解的债券风险很小,但这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专业知识有限,风险防范能力较低,面对这样的债券违约风险几乎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巨大损失。
正是由于债券本身投资风险的特殊性,上海证券交易所2017实施的《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合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可购买的债券种类将根据其差异进行划分。
其中,个人合格投资者须满足其名下前20个交易日日均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有2年以上的证券、基金、期货投资经验。
注:《办法》原文为具有两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投资经历,或者具有两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是本条第(一)项规定的合格投资者高级管理人员,并取得职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和律师。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个人投资者才能成为合格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大部分债券品种的交易。当然,达到门槛只是起点,具体操作还会受到其他限制。
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做?总结这一轮信用风险引发的债券风暴,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两点:
第一,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
我们经常讲债券的低风险低回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风险可能变得无限大,比如债券违约,无法兑现本金。
应该摒弃传统的理财观念,动态衡量各类产品的投资风险。
二是债券投资门槛比较高,不适合大部分人直接参与。公募债券基金是一种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方式。
基金公司会通过全方位的风险控制,降低相关信用债的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