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之王”陨落了。你知道哪个山寨买的正品吗?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完全不适用于《飞鹰刃》。
因为它“抄袭”了别人的产品,结果不仅成功了,还因为正版产品质量越来越差,所以买了正版公司…
不得不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山寨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技巧和创新。
一个
其实国内很多品牌,甚至一些知名公司,其实都是通过模仿和学习“山寨”起家的。不同的是,很多山寨的人不仅做出来了,甚至还把原版杀了。
飞影牌刀片靠“山寨”发家。最后不仅打击了正版,还买了正版公司。你说励志不励志…
以模仿起家,以“山寨”之名大赚一笔,最后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就是——飞鹰之刃。
要说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胡子必须算。褪去青春,故事,阳刚,成熟,稳重,性感,都是男同胞追求留大胡子的原因。
但是,如果长期不打理,就会觉得邋遢,于是剃须成了每个成年男性的必修课。
还记得小时候,所有长辈都去理发店,剪头发,顺便刮胡子。躺在那里,用热毛巾盖一会儿,用肥皂打泡沫,一分钟就好了。没有剃须服务的理发店不是专业理发店。
后来有了手动剃须刀,方便多了。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剃须膏,用手刮的时候很小心。如果我不注意,我会抓我的脸。刮完胡子后,我习惯对着镜子摸自己的下巴和脸颊。一个个血痕,一把把小刀,是我们这一代男生成长的印记。
说到剃须刀,不得不说“鹰刀”,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除了剃须,它还有广泛的用途:
飞影牌刀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的物件,挖字做横幅都要用。逢年过节,学校大型活动需要横幅。物业中心老师会让师傅先写大字,然后用这种单面刀片把字扣住,贴在横幅纸上。
二
真的很有意思。一开始是美国一家公司生产飞鹰叶片,后来中国一家叶片厂仿制了他们的产品并销售。美国也对其山寨公司发出警告。谁曾想,真公司的刀片质量越来越差,口碑越来越差,连盗版的飞影刀片公司也受到牵连。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山寨刀片厂最终收购了一家真正的美国公司,理由是真正的公司产品质量不如山寨的。
不得不感慨中国人强大的模仿能力让外国人惊叹;“前脚看到产品,后脚‘同款’就出来了。”但是,没有自己特色的山寨产品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穷途末路!
上海刀片厂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有经验的剃须刀片制造商。“飞影”剃须刀片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70%。它的前身是荣耀五金厂,是一个只有十几个工人的小型私营工厂。后来,风光无限的飞影牌刀片在这里问世。
1960年8月,为扩大生产,从闸北区新民路迁至浦东三林塘,1966年更名为上海刀片厂。作为上海刀片厂的主要品牌,飞影牌刀片逐渐成为第一个被大家所称赞的国产刀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产量逐年增加。
1990期间,上海刀片厂产量达8亿片,其中近一半销往海外。不仅产量增加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特别是从最初的碳钢刀片到不锈钢刀片,大大提高了耐用度等指标,逐步形成了多种产品系列,满足不同需求。
三
正是因为“飞影”在国内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巨大影响力,让很多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望而却步。但是美国的“吉列”公司采用了更高明的方法——变竞争为合作。
1992期间,上海刀片厂在自有“飞影”牌刀片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年创利税近2000万元的巅峰时期,决定与世界剃须行业龙头美国吉列合资成立上海吉列有限公司。“鹰”从绊脚石变成了桥头堡。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上海刀片厂很快找到了第二家外资合作。
1995,亨克斯,一个德国人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上海刀片厂从未停止或放缓合资步伐。
21世纪,与吉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吉列(上海)产品及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比德斯厨具有限公司由德国双联亨克斯公司和德国比德斯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与纽威尔公司合资成立上海派克钢笔有限公司;上海斯图尔特有限公司是由德国斯图尔特控股有限公司和浦江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经过6次合资,上海刀片厂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总资产从最初的6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亿元。旗下6家合资公司总资产近6543.8亿元,年利润从合资前的6543.8亿元增长到6543.8亿元。
盘子做大了,民族品牌没有萎缩。合资后,上海吉列经营的“飞影牌”刀片与“吉列牌”错位发展,牢牢占据国内中低档刀片市场,年销量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