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学四年级没读完,最终成为福建首富。他就是资本猎人陈发树。
不过,陈发树没有马云、马花藤那么有名,但他的故事也很传奇,很经典。
他被誉为中国的巴菲特,从实业起家,后来在资本市场上大有作为,包括紫金矿业、云南白药、青岛啤酒、中国钟勉、隆基股份等等。
出身贫寒,从木材商到百货上市。
陈发树出生于1961,三年自然灾害。他的家乡是福建泉州安溪县的一个山村,这里也盛产安溪铁观音。因为家境贫寒,他没读完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
1977年,年仅16岁的陈发树到村里的林场工作。凭借他出色的自我介绍“我叫陈发树,是个有钱人,运木头肯定赚钱”,成功应聘为运输工人。
经过5年的努力,他终于走出大山,在1982把一批木材送到了省会厦门。这才发现木材交易的差价,于是21岁开始卖木材,第一笔生意就赚了1000元的“巨款”,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四年下来就是1988。
但他并不满足,于是抵押了房子,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代步,和两个弟弟一起给一家小店拉货。
后来这家小店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陈发树抓住机会买下了这家店,取名华都百货。从65438到0995,陈发树将华都百货从厦门搬到了福州最繁华的城市东街口风景名胜区,凭借其卓越的管理头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7年,由于兄弟经营理念的不同,像四川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陈发树另立门户,成立新华都百货。后来其业务在百货主业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工程机械和房地产,诞生了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于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
那一年,他刚刚47岁,正值壮年。事实上,在他上市之前,2007年就拥有32家超市,资产近654.38+0.3亿元,年净利润超过654.38+0.3亿元。
紫金矿业654.38+055亿的身家让他成为福建首富。
真正让陈发树的人生豁然开朗的,是新华都集团在上市前早早入股紫金矿业。早在1997,陈发树和同乡柯西平就以6800万元的高价购买了一批工程机械设备,希望通过转手获利。
但没想到中介一开始就把市场价格抬高了3000万,卖不出去,于是干脆成立了一家工程公司,专门做小项目。机缘巧合,我认识了当时的紫金矿业总经理陈景河。
当时紫金矿业还是个小矿,当地很多商人在考察了山里的紫金山后,都不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但陈发树凭借自己的工程公司,承接了紫金矿业的土石方工程,对这座尚未开发的金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
2000年紫金矿业股改鼓励地方国企事业单位员工认购,但很少有人关注。新华都集团也有过怀疑,但最终陈发树还是决定赌一把。
他利用新华都集团等三家关联公司共投资3359万元,持股2019%,其中新华都集团单独持有紫金矿业17.29万股,占比18.2%。
紫金矿业2003年在香港上市,股本增加了10倍。2008年4月,紫金矿业重返a股市场。陈发树和新华都集团持有紫金矿业265438+7800万股。按照当时713元的发行价计算,市值为15529万元。
8年来的投资从3359万元增长了460倍,达到6543.8+055.2亿元。随着紫金矿业和新华都集团的上市,陈发树以6543.8+08亿的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29位,成为福建首富。在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陈发树以21.85亿元的个人财富排名11,第二次成为福建省首富。
青岛啤酒在紫金矿业套现。
在资本市场尝到甜头的陈发树,从此开始了他的长袖善舞和娴熟操作。
早在新华都集团上市前的2008年4月,陈发树就以6543.8+0亿元的天价聘请打工皇帝唐骏加盟新华都集团,出任总裁兼CEO。
当时的唐骏就像卧龙一样,为自己不务正业的老板制定了一系列宏伟蓝图:用3-5年的时间推动旗下5家公司上市,5年时间从654.38+06亿元增长到654.38+00亿元,帮助陈发树跻身富豪榜前三。
事实上,唐骏入主新华都集团后也是大有作为,帮助新华都集团成功上市,参股青岛啤酒和云南白药。
但不幸的是,2010年,唐骏被职业打假人方盯上,学历造假事件爆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舆论之火也烧到了董家和老板陈发树身上。最后这个合作无奈分手,这是后话了。
说起青岛啤酒,就是陈发树这个高端人脉的角色。陈发树早年在中欧读EMBA时认识了同窗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正是这个契机,以及唐骏加盟新华都集团后,才开启了双方的合作之旅。
2009年5月8日,陈发树斥资654.38+0.6亿元,获得青岛啤酒7%的股份转让,共计965.438+0.64万股。
而这16亿元的弹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紫金矿业这棵摇钱树的现金支持。资料显示,2009年4月27日至5月22日,陈发树通过二级市场卖出紫金矿业股票654.38+0.47亿股,按每股均价8.84元套现654.38+0.3亿元。
云南白药志在赢得九年长跑。
喝了这杯北方的青岛啤酒,陈发树早就盯上了西南边陲的白云白药。陈发树早在2007年就对云南白药产生了兴趣,因为他在长江商学院MBA学习时认识了云南白药董事长王明辉。
2009年,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红塔集团因主业专注,转让云南白药12.32%股权。陈发树抓住机会,豪掷22亿元(现金来自紫金矿业)一次性支付给红塔集团。但由于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云南国资委最终不予批准,股权一拖就是两年。
陈发树无奈提起诉讼,最后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直到2014,红塔集团才归还22亿元本金和760万元利息。
几场官司花费了3400万元,陈发树也因此得到了陈秋菊的绰号。
2015,陈发树还是死不了。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入云南白药共计4.25%的股份,支出成本近33亿元,最终他成功跻身云南白药前十大股东。
2016之后,云南白药抓住混改机遇,击败阿里、平安等重量级竞争对手,最终成为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
云南白药2020年上半年年报显示,云南白药前十大股东中,福建前首富陈发树旗下的新华都集团持股24.37%,陈发树个人持股0.7%。云南SASAC持有25.14%的股份。经过九年的执着追求,陈发树终于成功拿下云南白药。
隆基股份和中国的无价值投资模式赚了几十亿。
2020年,光伏龙头龙基股份、免税概念股中国钟勉涨幅惊人,分别创下271.33%、217.54%的黑马纪录。陈发树在这两只股票的操作上可谓是价值投资的典范。
他踩着股价大跌的鼓点,大量逢低买入,分批加仓,选择在阶段高点分批获利了结,从而实现了巴菲特老人所说的“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
以隆基股份为例。早在206543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就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控制光伏发电规模,降低电价补贴的消息,对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利空。隆基股份作为光伏龙头,从24元左右一路下跌,8月底触及65438+。
此时,陈发树在2065438+2008年三季度果断出手,买入4937.28万股,随后随着股市的逐步反弹,多次增持,2020年一季度已增至65438+4400万股。
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隆基股份开始大幅上涨,三季度达到83.27元的峰值,四季度收于92.20元,到2021+0飙升至125元,是2018年三季度低点的10倍。
在股价屡创新高后,陈发树在2020年二、三季度分别开始减仓2686万股和3740万股,现金获利近30亿元。加上前期盈利,近两年累计投资收益超过6543.8+000亿。
陈发树的另一个代表作是《中国钟勉》。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业不景气。中国钟勉一季度亏损超过6543.8亿元,股价一度下跌30%,至66.50元低点。
正是在这种阴郁的情绪下,陈发树大胆抄底。同年一季度买入1,446+0,000股。
买入后不久,在海南岛免税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钟勉在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大幅反弹。到2020年底已经创下282.45元的历史新高,今年6月65438+10月02日再创新高321.86元。按照去年三季度持仓初步估算,浮盈已经妥妥的超过40亿元,赚得盆满钵满。
此外,陈发树是必创科技、九日新材、恒和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同样业绩优异。
陈发树是从实业起家的,但目前起步的新华都集团主营业务并不抢眼。如今的陈发树已经成为一个投资人,一个资本猎人。我们期待他未来在资本市场做出更多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