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公司应该如何发展?请同领域专家解答。

随着钢铁产量的不断提高和钢铁价格(4071,28.00,0.69%)的巨大波动,钢铁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拓展第三利润源和发展钢铁现代物流成为钢铁行业的热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现代钢铁物流,实现从贸易到加工的演变,从而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是钢铁贸易流通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钢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钢材贸易也在不断升级。钢贸企业单纯靠买卖钢材获得的利润越来越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贸易型向服务型转变是钢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中国金属物资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发展现代钢材物流,建立加工配送中心,突出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是经销商生存发展的途径之一。

提高抗风险能力

钢材加工配送与钢厂资源相连,与终端用户相连。通过企业的自主技术和品牌,整合上下游资源,为行业锻造一个非常紧密的链条,同时深深嵌入这个链条,成为上下游密不可分的* * *体。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李耀强这样说。

“钢材加工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在钢材流通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部分钢材经销商收入占其总收入的20%以上。”

钢材加工配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钢材配送中心作为钢材配送企业与下游用户形成供应链、优化钢材物流的一种方式,是随着市场钢材资源的不断丰富和钢材用户对钢材供应在内容、时间、服务水平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钢材配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可以满足钢材用户、钢铁企业和钢材贸易商的需求,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向用户延伸产品销售、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形成供应链的重要手段。

对此,面对新的市场形势,经销商应通过发展加工配送中心来提高钢材产品的附加值,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配送中心应尽可能贴近客户,提供延伸增值服务,并仔细研究配送中心的定位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以有效连接用户。”

“钢材加工配送有效提高了钢材贸易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钢材加工配送满足了用户更深、更细、更高层次的需求。”开展钢材加工配送,完善钢材流通业态,是流通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也是流通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

“我国钢材加工配送企业投资主体多,部分领域产能过剩。因此,新型加工配送企业在投资建设时一定要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避免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投资失误。”

——钢材流通行业资深专家说。

目前,我国钢材加工配送正处于钢厂、外资、钢材贸易企业、终端用户等多种形式并存发展的阶段。近年来,加工配送能力的快速形成,使得部分区域市场加工配送能力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我国钢材加工配送企业投资主体众多,没有统一规划,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产能过剩。对此,新型加工配送企业在投资建设时一定要明确市场定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投资失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材深加工比例较低,而且在这些已经投资建立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中,大部分设备功能相似,产品单一,加工精度低,仅停留在简单的粗加工层面,有的仅限于自营产品剪切。同时,钢材加工配送企业规模小,分布不均。“现在的大部分加工配送中心,没有区别,没有特色。设备利用率低,投资回收慢且效率低,对钢铁本身的附加值没有得到提高。新的加工配送中心要在完善功能、改善服务、提高设备利用率上做文章。”

业内人士建议,建立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需要做好市场调研,明确加工能力、辐射能力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协调中心的功能配置,提高中心的运营效率。

突出个人需求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作为钢材贸易企业与下游用户之间形成供应链的组织方式,其运作离不开用户的需求,钢材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只能在用户需求的拉动下产生。加工配送中心与用户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其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工配送中心的规划、建立、运营和发展都要围绕用户展开。

——钢材流通企业的人这么说。

终端用户需要的钢铁产品是复杂的,不仅仅是一个钢厂或者某一个品种的钢铁产品,而是多品种、多层次的需求。但目前没有一家加工配送企业能满足一个用户的所有需求,往往是“一个终端用户要同时联系好几家加工配送企业”,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钢材经销商在建立加工配送中心时,应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开展全方位的加工配送业务为发展方向,实现配送差异化竞争,与客户共赢。

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完成钢材及其原材料的网上电子交易,进而通过遍布全国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实现“电子交易-剪切加工-快速配送”的现代钢材流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