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大的赢家?各大氢燃料电池厂商成绩单出炉。
自2018年以来,工信部共发布15批次有效目录,除无效1-4批次目录外,涵盖氢燃料电池91型号(2018年第五批,2019年第1)。截至今年6月底,已成功投产51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来自17车企),累计产量2993辆。其中2018年生产1585辆,2019年生产1408辆。车载氢燃料电池总装机功率达到97.05MW
其中,东风汽车的东风品牌、中通客车控股有限公司的中通品牌、佛山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飞驰品牌分别以9款、9款、5款领跑前三。
那么这些已经投产的氢燃料电池车(FCV)的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系统是谁提供的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方兴未艾的时候,各家公司抢了多少市场份额?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上海重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重塑)、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驱动)、广东郭虹重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郭虹重塑)、北京易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易华通)在燃料电池系统供应方面遥遥领先。四家企业贡献的总装机容量为68.47MW,达到本期总装机容量的70.55%。
2018 -2019年6月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总装机功率。
根据电池中国网此前的报道,所有入选工信部目录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仅涵盖乘用车和专用车两类,分为厢式运输车和冷藏车,乘用车暂时没有出现。
按车型分类,2018 -2019上半年投产的客车装机功率为42.80MW,广东郭虹再建、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北京易华通和三家头部企业* * *抢占了客车燃料电池系统市场近70%的份额,占比分别为28.79%和28.79%。
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2018 -2019年6月客车装机功率。
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统计,2018 -2019上半年投产的箱式运输车装机功率为54.09MW,涉及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的厂家有11家。赢得市场份额最多的前三家公司是上海改造、上海电气传动和广东郭虹改造。
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货车装机功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
另外,从2018至今,列入工信部目录的91氢燃料电池汽车中,仅选择了两种型号的冷藏车,均为东风汽车生产的“东风牌”。燃料电池系统由爱德曼氢能设备有限公司和芜湖国家氢能有限公司提供,装机功率分别为0.035MW和0.124MW。
虽然当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尚未成熟,市场有待开发,但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上下游进入者越来越多,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乘用车还是箱式运输车,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头部效应”,大约有三家公司抢占了市场三分之二左右的蛋糕。与此同时,其他公司也在试水,试图在燃料电池车市场整体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抢先一步,尽可能多的抢夺。
另外,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的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侧重的领域不同。以燃料电池汽车总装机功率为例,广东郭虹改装和北京易华通的电池产品兼顾乘用车和专用车,但相对偏向氢燃料电池客车;新源电力、上海重塑、上海电驱主要领域比较单一。前者都赌乘用车,后两家赌箱式运输车。各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试图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启动中赢得第一名。
来源:电池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