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大方向和四大挑战

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大方向和四大挑战

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个方向、四个挑战,从传统互联网的人机互联、人人互联、工业互联网的物物互联、人机物互联引出大数据的产生。利用云端存储和计算大数据,实现数据整合和服务,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关联,如何发现市场需求,实现价值,是关键。数据采集和处理已经进入中间市场,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商业模式刚刚开启,这就要求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如今时代变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理念转向了以消费者和用户为核心的理念。以前的设计主要靠脑袋决策,现在需要数据的支持和支撑来指导创意。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点:一是获取可用数据困难。目前很多创业公司都在基于互联网上公布的数据开发应用。第二,大数据应用可能威胁到企业的传统角色地位甚至生存,这就涉及到与传统利益的冲突。因此,大数据应用的推广需要由一把手来主导。第三个瓶颈是人力资源。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大数据人才都很紧缺,包括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师。这些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来培养。

第四,投资难度加大,需要更多成功的项目和大数据商业应用的例子来引领投资方向。

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三大方向和四大挑战

——ADEC联手浙江大学、吴冶草大空间举办“大数据时代创新创业的实践与思考”研讨会

在大众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基于大数据的创业创新备受关注。65438+2月65438+7月,阿里巴巴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五叶草大空间携手邀请20余位浙大学者走进杭州创新创业基地云起镇,聆听大数据创业者的感受,与* * *探讨“大数据时代创业创新的实践与思考”相关话题。

大数据创新创业领域的数字能源科技、华源数据、洛可可公司三家公司的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方向、挑战和经验。分享结束后,就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受到了与会企业和研究人员的欢迎。

三个方向和四个挑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源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大数据是从传统互联网的人机互联、每个人的互联、工业互联网的物与物的互联、人机与物的互联中产生的。利用云端存储和计算大数据,实现数据整合和服务,数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关联,如何发现市场需求,实现价值,是关键。

图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源。

浙大郭斌老师带领的团队认为,大数据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有三个方向(分析、数据、服务、广告)值得关注,其中A相当于为企业提供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能力;第二种D主要是提供数据,有效决策背后使用的数据可能来自多个数据源,可以将数据聚合成运营资源;第三类S相当于提供基于数据的服务,要嵌入到企业运营的业务流程中。

以郑刚老师为代表的团队总结了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获取可用数据困难。目前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布的数据来开发应用。第二,大数据应用可能会威胁到企业的传统角色地位甚至生存,这就涉及到与传统利益的冲突,所以大数据应用的推进需要由一把手来主导;第三个瓶颈是人力资源。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大数据人才都非常匮乏,包括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师。这些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来培养;第四,投资难度加大,需要更多成功的项目和大数据商业应用的例子来引领投资方向。

大数据创新创业的三大实践

数字能源技术:数据分析老兵的创业之路

数字能源技术总经理张晓明先生在国外有超过20年的数据分析经验。他在分享中说,美国的大数据是指无法用常规方法处理的数据,比如音频、视频等,而中国的大数据其实是大数据+小数据。以电影行业为例,通常是数据采集后转换成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图为数码科技总经理张晓明。

张先生认为,中国大数据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二是缺乏行业知识;业务、技术、行政人员交流困难;之前缺乏跨学科的交流,使得整个行业在应用层面的发展缓慢;第三,过去中国的发展很坎坷,我们能去哪里?现在是精细化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官员对这种需求并不给予高度重视。

在大数据的商业模式方面,张老师认为,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已经进入市场中间,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商业模式刚刚开启,这就要求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其中人才也是一个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缺乏具备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数据分析师,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软实力主要是指沟通能力、好奇心和商业理解力。

数能科技开发的“电影票房预测”和“排片宝”应用,都是典型的基于数据的新应用。电影票房预测会在每天早上九点半发布当天的票房预测结果,希望成为全国和各城市电影票房的预测风向标,为发行商进行精准营销提供依据。“排片宝”应用通过收集媒体和影院的历史数据、网络售票的预售数据等信息,为各大影院提供排片建议。这个应用场景还可以衍生到客流预测和资源优化管理,比如在旅游景点,大型超市等等。

华源数据:数据分析人才库孵化新模式

国内很多专业的数据分析挖掘人才都来自华远数据。华远数据执行总监麦星在分享“华远数据——产业大数据生态深度孵化器”主题时表示,华远数据目前专注于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提供数据互联、人工智能引擎等核心能力和产品,融入垂直行业,孵化各行业独立、专注、专注的大数据子公司。

图为华远数据CEO麦星。

目前,舒云、数创、数尊、华远分析等已经孵化出很多大数据+电商、零售、O2O、运营商的创业公司。这些创业公司形成了工业大数据的生态。例如,舒云科技是一家电子商务数据应用的创业公司,为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提供CRM解决方案,连续三年成为金牌淘宝合作伙伴。

洛可可:传统工业设计公司的大数据创新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作为一家工业设计公司,洛可可的55度杯一上市就大受欢迎。杭州分公司负责人夏志鹏在分享时提到,现在时代变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理念转向了以消费者和用户为核心的理念。以前的设计在做创意的时候主要靠决策,现在需要数据的支持和支撑来指导创意,而数据不仅仅是B端的需求,也是终端消费者的需求,让创意和创意得以实现。

图为洛可可杭州分公司总经理夏志鹏。

以前产品只有功能,现在产品也有服务和情感。产品的智能化基础需要大数据。现在的产品多是软硬件结合,也有了解用户行为习惯的app。用户可以通过在app端抓取数据来学习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从而改变创意和设计,让用户觉得产品是为他们定制的。

大数据的创新创业才刚刚开始。

在信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数据扮演生产要素的角色,云计算扮演公共计算基础设施的角色,使得数据的开放、享用和流动成为可能,数据的融合激发出新的生产力。大数据时代的创业创新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虽然现阶段我国数据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但基于数据的创业创新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业务和服务模式尚不成熟。不确定性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因此中国的企业不断涌现,尝试和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新模式。阿里巴巴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期待与更多的学术研究者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数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