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好还是CNNC好?
一.概况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是中国唯一一家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清洁能源企业。1994于9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是由核心企业——中广核和20多家主要成员企业组成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央企)。
中广核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近400万千瓦运行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已开工建设1000MW以上核电机组。阳江核电项目和台山核电项目近654.38+00 MW核电机组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吉林大岗子、内蒙古辉腾凉山、河北察北、甘肃瓜州、广东台山等约55万千瓦风电机组正在建设并部分并网发电。中广核集团总资产约6543.8+000亿元,净资产约350亿元,净资产是集团初始32.4亿元的6543.8+00多倍,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中广核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通过将已投产核电站产生的效益作为资本投入开发新的核电项目,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从国外引进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为基础,结合多项重大技术改进,中国自主品牌的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 1000;;培养了一支核电厂运行管理、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的专业队伍;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电生产运营、工程建设、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体系,在核电厂运行、维护、技术支持、安全监管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方针。为积极适应国家核电发展的新形势,中广核集团修订了战略规划,将战略定位定义为“以核电为核心,为社会提供安全、环保、经济电力的清洁能源集团。”自主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已经确定。在确保已建成核电机组安全运行和在建项目质量进度的同时,不断推进组织管理体制创新,加快集团核心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平台的整体提升。成立了国内首家专业的核电运行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和公共技术研究机构,核燃料供应保障与管理机构。成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风电和常规能源开发公司;完善以核电院为主导的专业核电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加强了与核电、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企业联盟,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具备了面向全国、跨区域、多基地同时开工建设、运营和管理多个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
第二,核电生产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压水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98.4万千瓦,年发电量近6543.8+05亿千瓦时,其中70%销往香港,30%销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按照“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借建、售电还钱、合资”的原则开工建设。主体工程于8月7日1987正式开工,5月6日1994全面竣工并投入商业运营。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
大亚湾核电站投产以来,已连续安全运行14年,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1999开始,* * *在安全性能挑战赛中以64台法国同类型机组获得16项第一名。2006年5月13日,大亚湾核电站1机组比原计划提前12.94天完成了首次10年大修,成为中国第一座在设计寿命期内走完除退役外所有关键路径的核电站。10 2007年6月18,大亚湾核电站1机组实现了487天不停机全燃料循环连续安全运行的国内新纪录。到2008年6月5438+10月12,机组实现了非计划停堆安全运行2000天,这是我国核电机组的最高纪录,而且纪录还在不断扩大。2007年,大亚湾核电站实现上网电量654.38+047.75亿千瓦时,容量系数达到90%。在衡量世界核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9项关键指标(WANO)中,有8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3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1994投产初期相比,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10亿千瓦时增加到目前的15亿千瓦时。反映核电厂安全技术水平的堆芯熔化概率由1.24 ⅹ 10-5降至1.03 ⅹ 10-5,高于欧美同类运行机组的安全技术水平。截至2008年6月底,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发电约6543.8+0928亿千瓦时,其中70%出口香港。截至2008年7月4日,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56,654.38+074亿美元,占全部本息的65,438+000%,按时完成了基建贷款本息的还清任务。
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功实现了中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实现了我国核电建设跨越式发展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为我国核电产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是中广核集团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以核电保核电,滚动发展”的方针,在广东省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它有两个压水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9万千瓦。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照,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进。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项目管理自主权、建筑安装施工自主权、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权,实现了部分设计自主权和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参与装备制造的国内企业超过180家。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开工建设,2003年10月8日提前66天建成投产,节省投资3810万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节省近10%。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达到了世界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2002年6月,11,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进行了运行前安全审查,结论为“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大部分指标可与新的IAEA国际安全标准相媲美,其性能将成为全球核工业有价值的参考。"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以来,安全运行表现优异。1号机组创下了商业运行后连续两个燃料循环无计划停堆安全运行592天的世界纪录,2号机组创下了自首次临界和商业运行以来无计划停堆安全运行935天的世界纪录。截至2008年4月9日,岭澳核电站1机组已安全运行1000天。2007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1,41.23亿千瓦时,容量系数85.45%。截至2008年5月底,岭澳核电站一期累计上网电量约823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265,438元+0.59亿元,占累计本息总额的44.07%。
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是中广核“以核养核、滚动发展”方针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推进核电自主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探索形成百万千瓦核电自主品牌——CPR 1000的技术路线,全面实现了我国百万千瓦商用核电站的自主化和国产化,为缓解广东电力供应紧张做出了贡献。
第三,核电建设
岭澳核电站二期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的核电项目,是国家核电自主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拥有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主体工程于2005年2月65438+开工,两台机组预计于2010至2011竣工并投入商业运营。根据国家提出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目标,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管理由中国广东核工程总公司总承包,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监理、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主要由国内企业承担,1号机组和2号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将分别超过50%和70%。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国内设计院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建设中实施了15项重要技术改进和40多项其他技术改进,包括使用数字仪表控制和先进控制室、先进燃料组件和半速汽轮发电机组。目前,岭澳核电站二期核岛和常规岛安装工作全面展开,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岭澳核电站二期是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的示范工程,对中国核电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项目建设,我国将加快全面掌握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基本形成技术品牌核电站自主设计和设备制造国产化的能力,为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东港镇。它是“十一五”期间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四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根据国家安排,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项目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由中广核、中电投、大连建设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的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项目建设运营后的前五年,中广核主要负责项目,中电投全面参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中广核工程设计公司负责项目设计,国内企业主要负责设备制造。1号机组主体工程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计划2012至2014年4台机组竣工并投入商业运行。辽宁省红沿河核电站的开工建设,吹响了我国新一轮核电建设的号角,标志着我国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全面贯彻“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国策,促进我国核电自主建设和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拉动核电装备制造业,促进核电人才培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宁德核电站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管辖的福鼎市。计划建造六个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第一阶段建造四个。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福建煤业集团共同建设,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控股。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和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中1、2号机组国产化率将达到75%以上,3、4号机组国产化率达到85%。1机组主体工程于2008年2月18日开工,计划于2012左右竣工并投入商业运营。福建宁德核电站的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推动我国核电自主建设,促进我国核电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发展战略和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阳江核电站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沙环。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这是中广核集团在广东的第二个核电基地。该项目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由中广核集团阳江核电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全面管理,深圳中广核设计有限公司牵头负责工程设计。目前,阳江核电站的场地总体规划、海洋工程、输变电线路、水库等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台山核电站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计划建设4台压水堆核电机组,分阶段一次性建成,一期2台。根据国家部署,一期工程采用三代EPR压水堆核电技术,单机容量654.38+0.7万千瓦,由中广核集团广东台山核电有限公司建设运营。2007年6月5438+2月65438+7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台山核电站一期开展前期工作。主体工程计划于2009年开工,2014左右竣工并投入商业运营。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实施中。
第四,发展新的核电项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核电规划和部署,加快核电建设步伐,中广核集团开展了新建核电厂址比选和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新建核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广东陆丰、湖北咸宁、广西红沙、安徽芜湖、江苏连云港等新建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湖南、四川、吉林、甘肃、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区)核电厂址开发正在积极推进。
动词 (verb的缩写)清洁能源的发展
在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同时,中广核集团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加大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吉林大岗子、内蒙古辉腾梁山、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河北察北、甘肃瓜州、广东台山等6个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超过55万千瓦,其中吉林大岗子风电一期工程自2007年6月5438+2月65438+7月并网发电。
展望未来,在继续做好已建核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中广核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经验优势,抓住机遇,肩负使命,依托核电新项目建设,推进中国核电建设的标准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风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为实现国家核电发展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主要成员,中广核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核电工程建设和管理公司。公司自2004年2月20日成立以来,已形成市场运营、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采购及设备集成、施工管理、调试启动等六大核心能力领域,具备一流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可为核电工程建设和新项目开发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服务。
公司以核电项目建设为主,兼顾常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始终致力于提高核电建设水平、经济性和竞争力,把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使命之一。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核电、常规电力、热力、燃气、港口、公路、水利、给排水及民用建筑工程的承包、管理、咨询和监理;工程建设技术服务和咨询;经济信息咨询;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经营进出口业务;建筑工程施工;电力设备和材料的购销。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立足创业、创新、持续卓越,先后取得了工程咨询(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工程招标代理(甲级)、工程设计(甲级)等进出口企业资质,通过了ISO9001:2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OHSAS 65438+。
在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有利形势下,公司形成了“多项目、多基地”的建设格局。在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成功建设的基础上,公司作为工程建设总承包商,现已承担了岭澳核电站二期和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任务。福建宁德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前期工作正在全面推进;并积极参与广东台山、广西白龙、安徽芜湖、江苏连云港等新建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及广东三江流域和湖北、湖南、福建、海南、山东、四川等省新建核电厂址的开发。通过中广核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CPR1000核电项目的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建设,为实现核电设计自主化、组织推进设备国产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迫切的生存发展意识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公司全体员工意气风发,昂扬向上。展望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实施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技术、环境“六大控制”,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保障,不断培育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抓住机遇,肩负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能力,进一步按照“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要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不断向国内最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AE公司迈进。
CNNC能源是由CNNC和清华大学共同投资的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也是山东石岛湾核电站高温气冷堆工程的EPC总承包商。公司总部在清华大学创新科技园,估计年底会搬入新的办公楼,高温堆项目部的同事未来需要在山东石岛湾核电站工作。从国家核电政策来看,高温堆核电项目是国家鼓励的,也可以参与申请,待遇应该不会差。
生活环境未知。
由于中广核台山核电站容量世界第一,LZ可以考虑。毕竟发展潜力才是根本。
还有一点,LZ还需要从办公地点(离家的距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