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下一个会是谁?

第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下一个会是谁?

自行车共享从来不缺话题。

“黄金圣斗士单车”和“彩虹单车”的图片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而第一家自行车共享企业——“悟空单车”也已经退出了这场战争。人们还没来得及品味这个消息。两个自行车投资者,一个是马,另一个是。在“谁是老大,摩拜单车还是OFO”的话题上,他们在朋友圈里火了起来。

关于共享单车烧钱、争入场的资本和市场逻辑,侠客岛已经做了分析(“从共享单车到充电宝,是创业风口还是资本博弈?”》)。就一种新的行业业态而言,有了最新的消息,我们似乎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它:在OFO和摩拜单车两大巨头的阴影下,其他丰富多彩的自行车共享企业是如何生存的?这场资本与市场的战争将走向何方?

“草率”的相互矛盾

自行车共享的1号是谁?

一方面,腾讯牵头的摩拜单车和金沙江创投牵头的ofo是争论的双方。关于这个话题,金沙江的和腾讯的马在朋友圈的交锋,掀起了市场对共享单车的讨论。

朱啸虎分享的文章是《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超摩拜单车,排名第一》,并评论道:“感觉和大街上的实际人数基本一致。”在朋友圈的一条消息中,马花藤回复:“微信支付比摩拜单车高一倍多。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未来的价值和潜力还是很不一样的。”

双方的观点并不复杂:马认为,智能化是未来的浪潮。“谁不会堆一堆哑终端?”而朱啸虎则认为性价比才是王道,数据说明一切:“微信的数据只是一个方面,你可以去实际的大街上看看”。

事实上,这种“粗心”是出于对自行车共享的商业模式和未来道路的考虑,以及投资者背后的利益。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朱啸虎和蚂蚁金服是ofo的投资人,支付宝和滴滴出行app给出了ofo的流量入口,阿里是滴滴出行的投资人;腾讯是摩拜单车创始团队之后的第一大股东,领投了摩拜单车的6亿美元E轮融资。腾讯微信支持摩拜单车的流量入口,接入小程序,使得摩拜单车4月单月活跃度增长超过200%,单月新增注册用户2400万。

看来这又是腾讯和阿里的纠纷了。阿里和腾讯的垄断力量令人绝望,ofo和摩拜单车之争让人仿佛看到了前几年滴滴和快的之争。结果,双方以合并告终。

朱啸虎在微信上说:“数据说明一切,一年后再看。”腾讯投资总经理也加入了留言,称“数据现在就有了,不用再等三个月一年了。”其实双方赌输赢时间,不如赌摩拜单车和ofo会不会合并。

入迷的人

尽管用户开玩笑地称自行车共享“不够色”,但现在的自行车共享实际上有三种:摩拜单车、ofo和其他自行车。根据第三方机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自行车共享市场调查报告,摩拜单车占据自行车共享市场57%的份额,ofo为30%,小蓝、库奇等公司形成第二梯队,约占14%的市场份额。

将来的

然而,垄断的护城河并非坚不可摧。

十年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也有同样的风光。在2007年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中,诺基亚以40.5%位居第一,三星为27%,苹果仅为0.6%。在移动智能手机时代,iphone和Android手机迅速取代了诺基亚等。第三方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86.1%,iOS虽然只占13.7%,但其利润却占到了所有智能手机的83%。

即使苹果手机风靡全国,但华为、小米、VIVO、锤子等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分别以硬件、价格、时尚、情怀抢占用户,有赶超苹果的潜力。

差异化生存,自行车共享新的增长点无疑是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

比如共享单车第二梯队,酷骑单车和海尔无线联合推出的“黄金圣斗士”就有很多创新,包括:一是充电口、共享单车、充电宝的概念;第二,智能升降座椅、智能语音锁属于AI概念;第三,手机充电支架可以容纳手机导航;第四,国人喜欢的土豪金。

小蓝、优拜、永安行、优优等品牌自行车。在芝麻信用的帮助下,推出了免押金乘车。既能导入支付宝流量,又能避免用户对支付押金的疑虑,让信用成为资产。探索“合伙人模式”和“山地车”,悟空单车在资金链和供应链上都有所落地,但也是对用户心智的大胆试错。

合规生存,单车企业拼增长率,也要看谁活的久。自行车共享在城市和校园的野蛮生长带来了交通安全、乱扔垃圾和巨额存款等公共问题。

今年5月,交通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者要落实车辆停放管理责任,推广使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处罚、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放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提供服务的车辆。

近日,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工体将建立首个“公共电子围栏”和“自行车共享规范化管理示范区”试点。将为“公共电子围栏”搭建统一平台,可兼容不同企业的自行车,通过数据共享控制区域内的自行车总量。以用户为导向,通过奖励规范使用,惩罚违规行为,培养文明骑行的习惯。

问题是,在未来自行车总量控制下,多余的自行车放在哪里?

“一车多押”的巨额存款池风险是企业在自行车共享领域面临的最大风险。前车之鉴就是P2P。很多公司因为备付金资金池滚动运作,期限错配,资金与项目一一对应,带来了很多财务乱象。上个月,北京金融局提出,在北京注册的自行车共享公司需要将存款存入指定的银行账户。

监管之下,自行车共享巨额资金躺在银行吃利息的盈利模式受到了致命影响。再加上造车和运营成本重、盈利周期长、免押金运营大势所趋,自行车企业成本压力陡增,行业洗牌加速。如果未来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稳定的现金流,下一个“悟空单车”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