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分散化的影响(利弊)是什么?
1.优点:有利于权力制衡和民主决策。
2.缺点:容易拖慢公司的反应速度,很可能错失机会,降低工作效率。
分散化意味着有大量的大股东持有大量的股份,他们持有的股份更少。
分散
最大股东持股5%
第二大股东持股2%
第三大股东持股1%
第四大股东持股0.5%
集中(注意力)
第一大股东持股51%
第二大股东持股20%
第三大股东持股10%
第四大股东持股5%
优点和缺点
股权分散化:
1.优点:有利于权力制衡和民主决策。
2.缺点:容易拖慢公司的反应速度,很可能错失机会,降低工作效率。
股权集中是指大股东控制股份的集中(Shleifer & amp;Vishny,1986),(Burkart,Gromband Panunzi,1998),也就是说大股东要么自己担任经理,要么密切监督管理团队控制公司政策,而其他股东缺乏反对控股股东决策的能力和动力。
当公司所有权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时,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利益协同效应和侵占效应(Shleifer and Vishny,1986)。
一方面,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使得控股股东拥有更大的收益索取权,使得大股东有足够的动力收集信息,有效监督管理层,从而避免股权分散情况下股东“搭便车”的问题;同时,相对集中的控制权也保证了大股东能够对公司的决策行为施加足够的影响。
施莱弗和毗湿奴(1986)认为,即使在封闭的市场条件下,大股东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大股东不仅缓解了股权高度分散带来的搭便车问题,也有利于M&A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公司管理层存在以股东利益为代价建立经理人帝国的行为时,大股东可以通过代理权争夺或接管的方式进行更换,从而增加公司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大股东的出现也给企业带来了成本。由于大股东的利益往往与公司的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不一致,他们之间存在严重的代理冲突。在缺乏外部控制的情况下,大股东可能会牺牲其他股东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侵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