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7.4亿买新能源公司,美的还会继续“造车梦”?

跨界造车并不是一个新词。

以前格力面临困境,后来戴森退缩了。CES2020上索尼概念车的亮相所引发的热议甚至盖过了众多汽车品牌的光芒,足以看出跨界造车的话题性。

但是,这种话题性似乎总是带有一些嘲讽——原因很简单,造车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

4年前,格力老总董明珠拟以13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为珠海银隆造车项目融资97亿元,但收购未果。曾经宣称2023年面世的苹果“泰坦计划”,如今变得扑朔迷离;戴森的汽车《梦醒时分》耗资约20亿英镑。

一次次的失败,巨额的亏损数字,都证明跨界造车真的不容易。

然而,虽然有无数先行者“打破了头”,但依然阻挡不了后来者的急切和深埋在心底的“造车梦”。

比如美的集团。

早在2003年,美的就开始进入造车领域,5年后该项目因经营不善终止。时隔多年,最近美国似乎又想延续造车梦,不过这次似乎谨慎了很多。

第二次进军“汽车制造圈”

或许是从12的失利中吸取了教训。这一次,美的没有像当年那样直接买主机厂造车,而是选择了更稳妥的方式。

近日,美的集团拟通过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和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总价为7.4亿元。

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控制和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美的将成为和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何享健先生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美的此次收购的和康新能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科技企业。其核心业务是工业变频器和伺服系统,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太阳能、光伏、风电、高压变频器、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桩。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上的动力总成及相关产品,与一汽、江淮等多家国内主流整车厂形成了配套关系。

之所以称之为“安全之道”,还有一个原因——和康新能业务中的高低压变频器将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进程,提升相对于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

高低压变频可以提升空调主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可以继续“造车梦”。收购美的可谓一举两得。

虽然美的尚未透露下一步计划,但不难猜测美的造车梦并未破灭。未来几年,美的可能会先借助和康新能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然后逐步布局新能源,再继续造车梦。

有了失去的经验,再加上精心的策划,“漂亮车”回来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穿越边境可能是无奈之举。

其实回头看看这些跨界造车的“外行”,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很多企业都是家电相关行业的。

比如国内家电行业巨头之一的美的;美的主要竞争对手奥克斯也曾在2003年至2005年短暂涉足汽车领域。格力、戴森、苹果、创维都是有名的巨头。

这不禁让人好奇。很明显,他们才是不愁赚钱的主。为什么他们要跨境制造汽车?

以前江湖君一直以为美的和格力只是看中了汽车制造业的高利润和稳定的发展前景,直到我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以空调行业为例,2019年全国空调产量为219万台,同比增长6.7%;销量为265,438+04万辆,同比仅增长6%。

虽然数据隐晦,但也不难理解他们的无奈——现在谁家里没有几台空调?

市场饱和销量放缓,但竞争一直存在。很多家电厂商只能祭出“降价法”,即使降价代表的利润越来越少,所以拓展业务成了当务之急。

在这些家电巨头陷入困境的同时,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最好的机会。政策红利,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备受关注,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跨界造车之路。

但遗憾的是,即使有很多便利,造车终究不容易。巨大的资金投入,庞大复杂的制造体系,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

一旦进入游戏,就和最后一站没什么区别了。要知道,就算你像戴森一样及时收手,前期的投资损失也是离谱的,但如果成功了,收益绝对值得一试。

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美的可能会再次失利,止步于供应商,真的继续“造车梦”,但无论结果如何,敢做敢当的勇气都足够令人敬佩。

如果真的有一天能看到“漂亮车”下线,江湖君一定会给它一个赞。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