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集团旗下的台湾省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有多个分公司。
一、公司简介
1.演变和背景
公司成立于3月5日,1965,是台塑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公司过去从事纺织和纤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1976年开始,陆续增加了PS、ABS等塑料制品。经过六次投资,现已转型为以生产石化和塑料产品为主的商贸企业。
该公司在纺织品、纤维产品和石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面在台湾省和亚洲处于领先地位。1990年向政府申请批准在中国大陆宁波投资兴办ABS、PS、PTA及汽车、电力、电力等工厂。
2.业务项目和产品结构
该公司的业务包括石化产品、塑料产品和化纤产品,以及公共工程业务。产品主要包括:
(1)石油化工:苯、甲苯、对二甲苯(PX)、邻二甲苯(OX)、苯乙烯(SM)、合成酚(苯酚)、丙酮(丙酮)、精对苯二甲酸(PTA)、二甲基甲酰胺。
(2)塑料:聚碳酸酯树脂(P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ABS。
(3)化学纤维:人造棉、芒硝、合成纤维纱、短纤维布和长纤维布、尼龙颗粒、尼龙原丝和尼龙加工纱。
(4)公共工程:水、电、过滤水、冷冻水、软水、蒸汽等公共流体。
2012年产品收入占比:石化产品占比65.2%,塑料产品占比24.1%,纤维纺织产品占比8.6%。
二、产品和竞争条件
1.重要原材料和相关供应商
公司与集团上下游关系密切。包括苯、OX、PX、SM在内的上游原料自给率在80%以上,生产的SM约80%为自用。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芳烃混合物、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主要由台塑提供。
安:主要由台塑提供。
双酚和涤棉:主要由南亚供应。
橡胶:主要由台塑和JSR供应。
CPL:主要由中石化、日本住友和荷兰戴森供应。
2.生产能力和生产能力
就台湾省工厂的年生产能力而言:
(1)石化:654.38+0.28万吨苯、48万吨邻二甲苯、654.38+0.72万吨对二甲苯、2万吨甲苯、240万吨PTA、24.6万吨丙酮、40万吨合成苯酚、4万吨DMF4。
(2)塑料:PS32 32万吨,ABS 41万吨,PP 51万吨,PC20 20万吨。
(3)化纤:人造丝14.5万吨,尼龙颗粒213万吨,尼龙丝171吨,尼龙加工丝10.8万吨。
中国大陆宁波工厂的年生产能力:
(1)石化:Pta60万吨(扩建:65438+2014年完成50万吨)。
(2)塑料:ABS40 40万吨,PS40 40万吨。
台湾省工业公司是本公司与南亚在越南的合资企业,主要从事塑料和化学纤维的生产和销售。产能方面,纺丝产能为24万锭,尼龙颗粒4.7万吨,尼龙长丝3.9万吨,聚酯纤维12万吨,瓶用聚酯颗粒15万吨,BOPP薄膜6万吨,PVC薄膜3000吨。2013年扩建PVC胶膜3000吨,PVC胶带65438吨,聚酯纤维38000吨。
第三,市场需求和竞争销售
1.产业结构和供求
1公吨PTA =0.67公吨PX+(0.06~0.1)公吨醋酸+贡献。
PTA主要用于制造聚酯或PET,每公斤聚酯由0.87公斤PTA和0.35公斤EG聚合而成,再经拉丝加工成聚酯纤维。通常PTA消费是季节性的,3-6月和8-65438+2月是生产旺季。
2012年全球PTA需求4395万吨,产能超过6000万吨,以亚洲为主要生产基地,其中中国大陆需求2065万吨。在大陆,由于产能扩张过快,下游需求没有起色,开工率只有665,438+0%。如果欧美经济复苏缓慢,会影响市场供应。
至于主要原料PX,全球对PX的需求增长迅速,预计2014年将达到3480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大陆需求量为1385万吨,自给率约为61%。预计2013年的需求每年增长20%左右。
2.销售情况
2012年,各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
(1)石化产品:苯乙烯44%,丙酮37%,合成苯酚45%,PTA 37%。
(2)塑料制品:53% PS,30% ABS,35% PP,39% PC。
(3)化纤产品:人造棉占70%,尼龙丝占38%。
3.国内外竞争对手
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
(1)石化产品:
(1)苯乙烯:泰本,国桥
(2)丙酮:长春新昌化
(3)合成苯酚:长春新昌化
(4) PTA:中美和谐、远东新、英威达、杜邦、广泰工业、路祥石化。
(5) PX:中石油、付嘉大化、上海石化、福建炼化、金陵石化。
(2)塑料制品:
(1) PS:奇美仕,Delta
(2)腹肌:池,
(3) PP:荣华
(4) PC:帝人、GE、拜耳。
(3)化学纤维产品:
(1)人棉:三友,海龙
(2)合成纤维纱:远东新、南纺。
(3)长短纤维布:福茂、宏宇、嘉禾
(4)尼龙颗粒:李鹏和吉盛。
(5)尼龙丝:李鹏、吉盛、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