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票期权?

一、股票期权制度概述

作为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一种方式,股票期权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并已付诸实施,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由于股票期权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制度,其实施环境与中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股票期权制度本身以及在我国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本书中,我们将系统地介绍股票期权制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一章通过对公司理论和现代公司激励制度的分析,阐述了经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股权激励方式进行了比较,为建立我国企业经理股权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解决方案和方法。第三章介绍了股票期权制度的几种设计方案,国外股票期权制度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四章是各地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一些案例。

(一)、什么是股票期权?

1.股票期权的各种定义

近年来,欧美国家在激励经营者方面表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所谓“股票期权”,就是企业赋予经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企业经营者在规定的时间内,随时以预定的价格买入企业股票,并以其认为合适的价格卖出。“股票期权”最大的作用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成果对经营者进行激励,这是“长期的”,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得以延长。

期权原本属于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经济百科辞典》中说:“期权是在某一日期,以买卖双方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或商品的权利。”在大卫·皮尔斯主编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中,期权的定义是:“期权,一种允许另一方在给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买卖商品或证券的合约。它相当于一种投机。如果价格发生重大变化,买方可能会以完全低于当前交易价格的商定价格购买。如果差价大于期权的成本,他就会受益。销售合同是看跌期权,购买合同是买入期权,买卖合同是双重期权。这些通常被称为限制销售和限制购买。”

对于股权制度,美国企业组织结构专家、布鲁金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玛格丽特·布莱尔女士做了生动的解释。她说:“股票期权制度也可以叫股票期权。其基本含义是以事先约定的股价买入未来某一时期的股票——通常情况下,这只股票应该升值。例如,公司股东向公司经理承诺,他可以用公司今年的股价(例如5美元)在三年后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到那时,每股的价格可能已经涨到20美元。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企业经营者改善经营,增加利润有很大的压力和诱惑。只有努力创新,他才能大大提高公司股票的价值,提升公司的生产力,他个人的收益也是通过股票期权实现的。"她补充道:"据我所知,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美国公司中,普通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现有股份数量没有太大差别。经理的重要激励机制是股票期权。承诺给主要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数量普遍较大,但也有明确的股票升值目标。通常只有达到增值目标你才有低价买入的权利,没有达到增值目标你就失去了这个选择权。从操作层面来说,股票期权只是一种预期,不需要企业或经营者“现金支付”。所以是比较方便的激励方式,在美国也有现实的考虑:通过期权的安排,可以避免税务的麻烦。

可见,股票期权是公司赋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持有该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这个购买过程叫做行使。行权前,股票期权持有人没有任何现金收入;行权后,个人收益为行权价格与行权日市场价格的差额。高级管理层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时出售从行权中获得的股份。

综上所述,所谓股票期权,其实就是一种期权,即在未来某个约定的价格,以一定的当前成本e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在未来行使或放弃,从而降低目前直接拥有股票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股票到期日的值为:V=max(S-X,0),其中s是期权到期日的股票市场价格,x是买入期权时的股票协议价格。买方有权利但没有义务以成本e购买期权,其潜在收益是限制无限损失,最大损失不超过期权费e。

2.股票期权制度与其他激励机制的区别和联系。

目前,人们对经营者股权激励的认识存在一些混乱,股票期权制度与经营者股权混为一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主要形式有经营者持股、期货股票和股票期权。

经营者持股有两种:广义持股是指经营者以各种形式持有或购买企业股份的权利;狭义的持股是指经营者按照与资产所有者约定的价格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并享有股份的全部权利,股票收益可在当年全额兑现的一种激励方式。以下经济持股是指狭义持股。

经营者入股的特点:一是经营者要出资购买,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低息或贴息贷款;第二,经营者享有持股的各种权利,如分红、表决、交易、转让、变现、继承等。第三,股票收益可以在短时间内兑现;第四,有风险。一旦操作失败,其投资将受损。

持股的好处是经营者自己掏钱买股票,个人利益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紧密挂钩,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

持股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经营者为了增加分红,尽快收回投资,可能会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加剧自己的短期行为。第二,经营者持有的股票享有各种权利。如果持股比例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经营权和所有权共享的原则。第三,经营者为了增加利润,扩大分红,可能会采取牺牲员工利益(如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来保证个人投资收益。

股票是指企业的出资人与经营者协商确定股票价格,经营者在任期内以各种方式(个人出资、贷款、奖励部分转股等)获得企业适当比例的股份。).在兑现之前,期货股票只有分红等部分权利,股票回报会中长期兑现作为激励。

兑现期货股票的激励方式。

期货股票的特点是:第一,股票来源多样,可以是个人购买,可以是贷款获得,可以是年薪收入的延期支付部分(或特殊激励)转化而来。二是股票收益中长期兑现,可在任期届满后或任期届满若干年后一次性兑现,也可每年按一定比例或加速比例兑现。

期货股票最大的好处就是管理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股票收益。股票的升值与企业资产的增值和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促使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年薪加期货股这种新的激励模式越来越被许多企业所认可,并逐渐成为继年薪制之后对经营者实施长期激励的有效措施。期货股票的第二个好处是,经营者的股票收益将是长期的,这样经营者的利益将是逐步的、分散的。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经营者与员工因一次性奖励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有利于稳定。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有效解决经营者购买股票的融资问题。由于国企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经营者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经营者一下子拿出很多钱买股票有点舍不得。期货股份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经营者无需一次性支付太多的购股费用就可以拥有股份,从而实现了用未来可以获得的股份和收入来激励经营者今天更加努力工作的初衷。

在现实中,人们经常混淆期货和期权。其实两者差别很大。第一,期货是当期(合同签订时或期限开始时)的购买行为,股票权益将在未来实现;期权是未来的购买,购买的时间也是权益兑现的时间。第二,期货股票可以出资购买,也可以通过奖励、赠与等方式获得;行使时,期权必须以出资额购买。第三,经营者被授予期货股票后,个人已支付了一定金额,股票到期前不能转让变现,因此期货股票兼具激励和约束功能;但经营者只是在被授予期权后获得一项权利,没有钱支付。如果行权过程中股价下跌,经营者只需放弃行权,其个人利益不受损害。所以选项只注重激励,缺乏约束。同样,高管持股和股票期权制度的概念也不完全相同。广义上讲,经营者持股包括股票期权,但狭义上讲,经营者和股票期权是完全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