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工务部门的团队管理

一、团队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1,团队是企业最基本的组织,团队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优秀的团队作为基础,企业发展是不可能的。

2.加强团队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先进的技术、高管理水平、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优秀的人才,其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必须通过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团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队伍建设,有利于实施“做大做强黄果树,做精做强桂燕”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向“两个10”迈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团队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团队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目标和管理思想贯穿于团队建设的全过程。企业效益要靠班组实现,产品质量安全要靠班组保障,企业文化要靠班组建设。可以说,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管理水平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要举措。

4.加强团队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组织,肩负着宣传、引导、凝聚的重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精干、管理、高效、创新、和谐的队伍,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适应性强的职工队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具体体现。

5.班组管理要以“安全、优质、低耗、高效”为核心,以提高职工素质、加强班组长管理、提高班组现场作业控制能力为重点,确保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和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团队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深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方圆”,在铁路行业,部分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工作竞争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一个班组要制定符合班组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岗位管理、安全管理、作业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并明确团队内部的工作职责、任务和操作流程。通过制定积极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1.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车间和班组要制定相关的竞赛机制,创建“多劳多得,争创一流”的竞赛体系。要通过绩效考核,采取加技能、提建议、创新等多种竞赛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质量和创新性,让团队中的成员认识到付出总有回报,摆脱“吃同一口锅”的懒惰思想,从而在整个团队内部形成新的竞争机制。

2.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加强班组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工作中要始终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1)完善团队组织,明确岗位职责。

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组织,团队和小组也是如此。工长是一个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领导者、指挥者、组织者和生产者,也是铁路基层的负责人。领班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走向。作为班组长,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安全组的所有生产工作;组织制定班组生产措施并负责实施;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负责管道内设备的检查和改造,严格执行“天窗”维修制度,按规定做好“天窗”点以外的工作项目;按要求参加班组生产劳动,及时学习作业标准、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检查指导员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及时召开安全小组分析会;落实“五防”措施,制定班组各项应急预案;按时组织班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专业技术水平;负责团队各项制度和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培养新工人的技术技能,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

(2)学会掌握各种规章制度并付诸实践。

①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各管理部门要从安全管理、任务指标、设备质量、民主管理、劳动管理、设备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车间和班组的相关管理和考核制度,车间和班组要按照标准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工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要有月度考核、季度初评、年度总结。通过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操作标准,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积极开展“学规则、背规则、用规则”等活动。班组可通过集中学习、背规竞赛、技术竞赛等方式,调动员工学习规章制度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创四岗、除两违、攻坚、创品牌”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