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风电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链公司将加大布局。

分布式风电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近日,张家口市提出,自2022年9月1日起,张家口市将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这被业内认为是首个地方风电备案制政策。此外,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公开表示,正在组织“万村千乡风控行动”方案,推动其尽快实施。

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a股市场风电相关概念股也纷纷上涨。数据显示,8月15至8月17,风电概念指数从902.39点上涨至956.25438+0点,三个交易日上涨5.96%。其中,8月17日,风电概念指数上涨1.24%。个股方面,8月17日,宝塔实业、川润股份等14只风电概念股涨停。

分散式风力发电迎来机遇。

陆地集中式风电、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被称为推动国内风电大规模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与陆上集中式风电和海上风电相比,分散式风电的发展明显滞后。

据王大鹏介绍,截至2021年底,我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3亿千瓦,海上风电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分散式风电发展仍较为缓慢。据行业统计,截至2021年底,分散型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0万千瓦左右,在风电装机容量中占比相对较低。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集中式风电为主的“三北”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4%,发展分散式风电任重道远。

“大规模推广分散式风电项目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由于单个项目规模小、成本高,降低成本对于分散式风电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厦大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地方的土地政策。与分布式光伏不同,分布式风电占地面积比较大,分布式风电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协调。

复杂的审批程序也限制了分散式风力发电的发展。一位风电行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对风电项目采取的审批制,对于大基数项目,比如1GW项目,都是跑完流程才能拿到批文。但对于分散式项目,由于单个项目容量小,一个审批环节只能拿到几十兆瓦甚至几十兆瓦的风电项目,这是过去企业对分散式风电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

但是,分散式风电项目也有明显的优势。“分散式风电就地消纳,接近电力市场,可以降低或节省输电成本。”林对说道。

“分散式风电项目最大的优势是装机容量灵活,电力输出容易消纳。”北京特一阳光新能源总裁齐海_,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中小型风电装机成本的降低,发电效率的提高,中小型分散式风力发电也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林表示,在未来的新能源体系中,风电和光伏将占到65%到70%,而目前风电和光伏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还不到5%,风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集中式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各有优势,缺一不可,分散式风电未来潜力巨大。

加上产业链公司的布局

聚丰投资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家“千乡镇风控行动”的主要目的是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分布式风电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上述风电行业人士表示,今年5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调整后,分散型风电项目审批流程将得到简化,这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分散型风电项目的开发。

分布式风电的发展将给风电主机厂带来发展机遇。据国信证券估算,“千村万村风控计划”和老机组改造政策有望在十五期间推动全国风机年均需求从50GW-60GW提升至70GW,2023-2025年增速有望从原来的10%提升至25%。

据了解,风电产业链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风电。大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现有产品用于分散式风电项目,公司看好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将积极参与。”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中国风电产业版图2021》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13家整机制造企业新增装机分散型风电,上市公司占多数。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267.2万千瓦,占比33.3%,排名第一;大云新增装机容量1,51,000千瓦,占比18.8%,紧随其后。此外,杨明智能、三一重工、CRRC风电(CRRC旗下)等公司也位居前列。

朱华雷表示,随着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风电行业上游组件企业迎来发展机遇,东方电缆、新强联、大金重工、天顺风能、金磊等上市公司也将受益。

风电产业链公司也在加码布局。8月17日,龙华新材发布公告称,拟投资约6亿元建设8万吨/年端氨基聚醚项目。公司表示,随着风电行业的逐步完善,市场对氨基封端聚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与集中式风电相比,分散式风电机组的规格相对较小,相应的零件规格也会更小,其他差别不大。”某风电核心部件公司董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产品已应用于贵州茶园等分散式风电项目。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新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