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利的目标价

三峡水利目标价在30元。

三峡水利制定了“十四五”期间的“小目标”:到2025年,收入超过6543.8+05亿,资产总额超过320亿,销售电量超过6543.8+000亿千瓦时。

据国际能源网统计,目前,三峡水利总资产654.38+094.8亿,收入52.6亿,销售电量654.38+065.438+0326亿千瓦时。从三峡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2025年实现营收和总资产的目标不是太难,但销售电量10倍几乎翻倍是个大问题。

三峡水利的利润构成是多元化的。

1.三峡水利近年来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归属于它的净利润自2017年达到峰值后,已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归属于净利润从2017年的3.43亿下降到2018年的214万,再下降到2019年的192万。在连续两次利润下滑后,2020年三峡水利在疫情冲击下实现逆风翻盘,归属于它的净利润上涨223.43%,直接翻倍至6.2亿。

2.国际能源网数据显示,2018、2019连续两年利润下滑,原因是天气因素、水资源短缺、水力发电量下降。为了保证电力供应,三峡水利不得不购电,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3.三峡水利迎来一波经营,即调整收入结构,分散公司利润来源,分散风险。与2019相比,三峡水利收入增加了锰贸易,该业务在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4.19%。虽然售电仍是占比最高的主营业务,到2020年末,营收占比61.8%,但与2019年相比,营收占比有所下降。

4.2020年,三峡的利润翻了一番。从利润构成来看,发电收入占比48.14%。除了电力带来的利润,电力勘测设计等相关业务也占7.71%左右。包括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为19883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7.75%。

5.三峡水利2020年最大的变化是疫情期战略重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峡水利通过对自有水电装机容量进行重组,年销售电量增加数倍,将成为以电力分布为基础,覆盖重庆市万州、涪陵、黔江、秀山、酉阳、两江新区及周边地区的综合性能源上市公司。

三峡水利通过盈利模式的多元化,分散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收益差,分散了风险。

尽管如此,国家补贴和投资收益占利润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这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两项并不能证明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一旦补贴减少或投资失败,公司利润将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