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织学院的确切地址在哪里?
二、成都纺织学院简介成都纺织学院是由四川省政府举办,直属四川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其前身是1939创办的国立中央技术学院。现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2018年度“亚太地区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
学校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参与机构,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发展项目“智慧服装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机构,国家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川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犀浦镇,成灌高铁、成都地铁2号线直达。学校校园面积616亩,分为南校区和北苑校区两个校区。北苑校区由原成都世界乐园改建而成。学校总资产11.8亿余元,图书馆拥有印刷图书81.0万余册,电子图书20万册,教学、体育、活动设施齐全。
教育文化
历经80年风雨,学校形成了培养“工程师人才、技师技能”的传统。学校秉承“服务纺织、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人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敬业、民主、和谐、自强、追求卓越”的校风,“德正、学人、务实”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范、勤、严、爱”的校风
教师
学校现有教职工82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2人,讲师、工程师、实验师22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四川省劳动模范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2065年天府名师1人,438+08年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园区技术顾问、国际期刊编委黄炎培7人。学校还邀请了8位教授和26位国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近三年来,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2065年职业教育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438+08项,教育部高校英语优秀集体教学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特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场教学示范活动一等奖,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和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全国二等奖5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2-2018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竞赛”排名中,我校排名第34位。
部门和专业
目前,学校设有材料与环境保护学院、纺织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服装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3个教学部。学校专业以产业为导向,以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为特色,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涉及轻纺、装备制造、电子等。
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专业和7个省级重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3门。
科技创新
学校建立了四川高校重点实验室——纺织生态染整实验室、国家无水染整技术创新中心、染整技术研究院、金淑研究中心、蜀秀研究中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软件测试中心、纤维材料创新中心、纺织工业(西南)科技、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科技和社会服务机构。学校引进行业大师,建设了魏源蜀绣大师工作室、马德坤金淑大师工作室、谢宗体服饰大师工作室、贾坝子彝族服饰大师工作室,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行业专家组成协同教育专家库,聘请了60余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现代学徒制大师,开展现代学徒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社会福利工作
学校联合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中职院校,整合优势资源,谋求共赢发展,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2012牵头成立西南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联盟;2017发起西南电梯产教联盟、四川暖通职业教育联盟,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建设。
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合作,建立了200多个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社会实践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的深度融合。学校与四川彭州家纺服装园、乐山土主纺织园、宜宾屏山县生物基纺织产业园、雅安芦山工业集中区、广东新塘、佛山西樵纺织园等开展了产教融合。积极与云南省保山市、南充市、彭州市、色达县市、四川省黑水县等地方政府合作;与国际电梯巨头芬兰通力电梯公司联合成立通力电梯西部培训中心和电梯培训基地,成立“通力班”;与京东物流建立“京东物流”订单班;与中国饭店集团建立“中国饭店电子商务”订单班;与江苏华亚化纤公司创办“华亚人才班”;与浙江天盛控股集团设立“天盛奖学金”;与长乐沈恒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沈恒奖学金”;与雷迪波尔时尚服装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时尚学院和雷迪波尔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纺织学院);与广东开平新地印染厂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无水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与青神华荣印染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国家多组分纤维服装面料染整技术R&D中心,与四川艺龙印染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国家时尚工装面料技术R&D中心,与杭州韩邦化纤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纤维联合R&D中心;与浙江桐庐横村镇合作成立“青苹果工作室”。
国际化办学
学校不断扩大和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省的40多所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实施师资培训、学生交流、学术提升、联合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埃塞俄比亚巴哈杜尔大学纺织服装科技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生;与印尼UGM大学开展联合教研项目,开展中印英语教学体系对比研究;学校招收了来自老挝、巴基斯坦、俄罗斯、加纳、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160多名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得到了多方认可。老挝南塔省教育部门多次表彰我们的教师和教学。留学生在中国-东盟汉语听写大赛、外国人汉语演讲大赛、首届中国-东盟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多个单项奖。
学校每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来自泰国、南韩、印尼、印度、加纳、马来西亚、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塞阿比亚等近20个国家的师生和艺术家来校共餐。2018年,学校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国内外72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博物馆加入。自2017开始举办中英联合办学项目(艺术设计),引进和利用英国优质师资、教学资源和国际标准,共同培养国际化艺术设计人才。
学校紧跟产业转移,为“一带一路”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园提供人才技术解决方案,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纺织服装技术支持、员工培训和培养当地人才。学校与日本酒店协会合作成立酒店实习基地。与老挝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在老挝墨锭经济特区设立海外培训基地;在柬埔寨万盛印染水洗环保产业园,成立了“印染新技术开发中心”和“纺织服装人力资源培训与服务中心”,聘请了4名教师为万盛产业园技术专家。
教育成就
在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00余项,其中国家级139项。
学生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三项全国一等奖;2017、2018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连续两年获得大奖;2018年入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时尚科技赛事国家队,获得中国第9名。在2018“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就业质量
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连续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单位”。据独立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克斯(北京)数据有限公司、成都乐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乐融研究院)对我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月收入增幅明显;发展空间大(职位晋升比例高,次数多);认可度好(就业状况满意度高,校友推荐度高)。
80年沧桑巨变,科学发展谱上写满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紧紧围绕党和人民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由纺织服装产业大国向纺织服装产业强国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扬优良传统,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