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邮票的真伪?

鉴别真假邮票的六大要素

判断邮票的真伪,一定要有真凭实据,不能光凭感觉。我们所说的证据主要有六个方面,即邮票版本、纸张、颜色、票宽、穿孔和背胶。

版:邮票印刷方法有雕版、胶印、凸版、影印、影印。目前大部分假邮票都是胶印印刷的,但是国内发行的邮票很少使用胶印,尤其是近几年发行的普通邮票。真邮票与假邮票最大的区别是:真邮票具有立体效果,邮票图案和题字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图案清晰,花纹坚实,色泽柔和均匀;但假票网点粗,字体扭曲,图案模糊,颜色重叠,颜色外露。

纸张:真正的邮票是由邮政部门指定的厂家专门使用的“涂层邮票纸”制成,不含增白剂。所以在紫光下,特种纸没有荧光反射,而假邮票有荧光反射。

目前,在中国,邮票印刷使用带有荧光纤维条的特种纸。在紫光下可以看出其密度均匀,而假邮票用纸没有荧光纤维条。即使存在一些假邮票,其荧光纤维条在密度和形状上也与真邮票不同。

另外,真邮票和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颜色上有明显的区别。从纸张表面仔细观察也能辨别真伪。

刷色:即邮票印刷产生的脸色效果。毛笔色彩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由油墨决定。真邮票使用荧光油墨,色调正,色彩丰富;但由于假票是用普通油墨胶印的,难免颜色暗淡,色相不正,会出现套色不准造成的颜色重叠和红色曝光。当通过20倍的放大镜观察时,图案经常显示出色点。

票宽:测量邮票的票宽,主要用于鉴别假无齿和假有齿邮票。一些造假者为了牟利,经常把真的有齿邮票的尖端切掉,当做没有齿的票来卖。这就需要集邮爱好者掌握正版无齿票应该具备的票宽规格,以免上当受骗。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是假的无牙票,可以观察牙孔的痕迹。因为伪造者为了尽可能留有较宽的余量,不得不把切掉的部分减到最小。

鉴别有齿孔的邮票时,注意票宽也会查出假票。因为大部分假票的大小往往与真票不一致,尤其是伪造小型张的穿孔。制假者在冲小型张时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个特殊的针板,误差1-2mm。

齿孔:包括齿型、打孔方式、齿孔程度。邮票的齿缝里塞满了物品。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打出的孔形状规整,光滑平整;但造假者不可能具备同样的技术条件,只能将就。目测可以看出,有些假票是三角形穿孔,在放大镜下呈槽形和多边形穿孔。

不干胶:假票一般没有不干胶,有的在票的背面涂上一层半透明的白漆来冒充不干胶,其实并不粘。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为技术太差,连打孔的纸毛都沾了胶水。对于普通的造假者来说,要把胶涂得均匀不变形并不容易,而要配制比例正确、颜色逼真的胶就更难了,所以假邮票往往是没有胶的。应该涂胶而没有涂胶的邮票特别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