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旅游开发第一无人岛:4G信号全覆盖,明年部分开通。

广东是全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流转试点省份之一。2065438+2007年3月,珠海三角岛签约出让海岛使用权,珠海九空蓝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竞得三角岛使用权。三角岛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个以“公益+旅游”模式开发的无人岛。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三角岛项目进展顺利。目前,物流码头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码头工程、海滩修复工程、海水淡化工程正在建设实施中。岛上已经通电,完成了4G信号的覆盖。三角岛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和三角岛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正在设计阶段。

三角岛生态修复已投入3亿多元。

"三角岛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其自然禀赋和地理特征."公司负责人表示,三角岛项目全岛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设计思路坚持建筑面积最小化,重点建设海洋农业科技展、棕地修复、雨水收集再利用、海水淡化、森林修复、海滩修复等项目。通过建设“漂浮中心小镇”、“闪耀湾”、“空中花园”、“伊甸园谷”、“智慧公园”等八大未来主题探索乐园,将三角岛打造成为海岛特色突出的特色旅游品牌和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同时,在生态岛礁、宜居宜游、科技支撑的指导下,在全岛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三角岛“山、海、湖、岸、滩、礁、湾”的资源组合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三角岛已有近三分之二被毁,很多地方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必须先修复。”公司总经理苏庆龙说,我第一次登上三角岛时,放眼望去,乱石滩堆积如山,土渣、碎石渣随处可见。匆忙掩埋的各种垃圾被雨水冲刷,裸露在沙堆外。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海岛开发利用存在无序粗放开发、填海、疏浚、炸岛等破坏性开发活动导致海岛消失等问题,已导致800多个海岛消失,其中填海造地700多个,采石炸岛66个,自然消失的只有30个。

“目前,公司已投入3亿多元对三角岛进行生态修复,主要进行沙滩绿化、海水淡化、植树种草等。”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初步完成三角岛项目生态修复设计方案和全岛建筑概念设计方案,最终目标是将三角岛建成国内首个集生态修复、生态监测、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示范岛。

笔者还了解到,三角岛将建设垃圾处理和回收系统。游客不仅可以观看垃圾处理的全过程,还可以用垃圾换取经过处理的肥料。同时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植被灌溉和部分生活用水。今后,游客不仅可以体验海岛风情,还可以体验先进的环保科教项目。

无居民海岛租赁期限最长为50年。

早在2003年7月,原国家海洋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条例》,首次明确提出“允许个人或者机构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最长租赁期限为50年”。

作为全国无居民海岛市场化流转试点省份之一,2065年6月438+07、65年438+00,广东出台《关于推进广东海域和无居民海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无居民海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提升无居民海岛管理开发水平。广东制定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完善的海岛旅游服务监督管理机制,将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作为重点审核内容,严格制定了事后监督、监测和监管机制。

今年4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试行)》,提出在省政府审批权限内,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出让(市场化)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并强调“旅游、娱乐、交通、工业仓储、渔业等经营性用途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应当市场化出让”。

值得关注的是,无居民海岛使用人可以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有关规定,向海岛所在地县级以上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登记,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文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不突破现行海岛管理政策的前提下,优化调整无居民海岛市场化流转程序,包括将市场化流转活动前置,既有利于单位或个人的用岛意向,也有利于调动地方海岛保护管理的积极性。

“目前三角岛准备明年向游客开放部分旅游项目,2022年全部开放。”苏庆龙对三角岛的未来充满信心。

通讯员冯建奎

校对罗建鹏

作者黄,

来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