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公司用过万能险?

万能险是指可以随意缴纳保险费,随意调整身故保险金给付金额的人寿保险。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可以在任何时候支付除某一最低金额的首期以外的任何金额的保险费,并随意增减身故给付金额,只要保单累积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后续各期的成本和费用。而且万能险现金价值的计算有一个最低的保证利率,保证最低的收益率。

万能险的保障设计一般有三种:保险费+投资账户价值、保险费与账户价值×系数,以较高者为准、保险费或账户价值×系数。保额设计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产品:

重保障型:保额高,提前扣费高,投资账户资金少,提前退保损失大。如中英人寿的“金菠萝B款”,保额为保费的50倍,首期扣除额高达65%,适合没有其他风险保障,但有一定承担投资风险意识和能力,但必须保证长期持有的中青年人。

投资型:保额低,初始扣款少,投资账户资金多,退保损失小。比如新华人寿的“得意理财”,保额为保单价值的110%,首次扣款仅为7.5%。适合通过其他保险产品保障风险的理财保守人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个人产品,形态最复杂,功能也很多。客户要注意合同中一些保险公司保留调整权的条款。比如保底收益有时间限制,有的是以当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为准,有的保留调整账户管理费的权利。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追求高投资回报率不应成为购买万能寿险的主要原因或动机。国家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购买万能寿险的投资收益是有限的,即不可能产生巨额收益。

上海保监局关于购买万能险的警告不绝于耳:不能将万能险产品视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不能将消费者缴纳的保费全部用于投资增值。

凭借“保证收益+保险保障”的理念,万能险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新宠。为了应对“收益率高于储蓄利率”的诱惑,不少市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万能险。然而,有多少市民真正了解这种产品的特性呢?上海保监局经过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由于缺乏基本的保险知识,风险意识淡薄,存在盲目购买万能险的非理性行为。

监管部门发布的万能险购买提醒,并不代表万能险产品存在问题。其实就产品的特性来说,保险的类型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消费者在购买,就不要偏听代理人对万能险高收益的诱导,仔细阅读产品保障说明,了解万能险的保障范围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收益与一般理财产品相当。

万能险是介于分红险和投连险之间的一种投资型寿险。其主要特点是兼具投资收益和保障。

“万能险”热销的主要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股市低迷,房市微妙,市民投资理财渠道狭窄,而“万能险”以稳定的保障收益和可能的高收益赢得了市场认可。

一般来说,万能险产品都是有保障收益的。万能险有两个账户:投资账户和保障账户。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一部分进入保障账户,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至于保险账户和投资账户之间的额度分配,完全取决于被保险人。被保险人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保障需求和财务状况对两者进行调整,确定最佳的保障和投资比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万能险的年收益率指的是投资账户资金的年收益率,而不是所交全部保费的收益率。这也是消费者购买万能险时最大的误区,往往认为自己交的保费都是投资的基数。

对于投资账户资金来说,万能险的收益与一般理财产品相当。万能险因为有保障收益,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加上复利和利息税豁免,收益率会更高。比如平安保险和友邦保险的保障利率是1.75%,安联大众和海康保险的保障利率是2.5%。但实际收益率一般高于保证利率,每个保险公司每个月都会公布实际收益率,具体看每个公司的投资能力。

不同保险版本的银保版本

同样是万能产品,销售渠道不同,保障收益也不同。一般来说,通过个人代理销售的万能产品的保证收益低于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万能产品。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专门针对银行销售和开发的简单万能险,如太平人寿的“多盈”和平安人寿的“安稳人生”。这些“银保”万能险不同于以往代理人销售的“万能险”,即“个险”万能险。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银保版”万能险的保额相对固定,投保手续更简单,通俗易懂,便于银行柜员讲解和消费者理解。通常投保人只需在银行填写保险单,一次性缴纳保险费,无需核保、体检等复杂流程。

同时,银保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会相应降低,其投资功能会更加突出。个人保险万能险通常有意外医疗费用补偿、意外伤残、意外身故等多项保障项目。

据了解,“个险版”万能险在缴纳保费时,被保险人是否每年缴纳保费、缴纳多少保费并不固定,但很多“银保版”万能险都要求保费一次性缴纳(称为“批发缴纳”)。一般来说,“个险版”万能险的保障功能比较突出,可以附加意外医疗费用补偿、住院治疗等多重保障项目。不过,新推出的“银保版”也有更多保障功能,如太平人寿的“多盈”,50岁以下客户可选择添加重疾保险,无需体检即可享受10 18种重疾保障和重疾住院医疗费用报销。

灵活的支付方式

万能险投保人石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是做服装生意的,年收入不是很稳定。之所以买万能险,是因为保险代理人介绍,这种保险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多存保费,而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少交甚至暂时不交保费。这对于收入不是很稳定的被保险人来说,可以更好的控制现有现金。

与传统寿险相比,万能寿险除了收益稳定外,最大的特点是缴费和领取方式灵活。投保人在缴纳一定的初始保费后,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缴纳保费。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保单的相关费用,客户就可以不再缴费,保单继续有效。而且万能险的被保险人可以在可保的前提下提高保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降低保额。

代理商夸大了回报率。

为什么万能险本身没有问题,监管部门还会站出来发布投保提醒?类似于早前的投资连结保险风波,问题出在代理人身上。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银行版”还是“个险版”万能险,代理人谎报的老问题依然是万能险发展路上的“刺”。代理人在销售万能险时,由于缺乏专业能力或追求业绩和高佣金,有意或无意地误导被保险人。

通常代理人会将万能险的保障型和浮动型收益与银行的储蓄利率进行片面的比较,代理人会按照中高收益来计算最终收益,演示出来的数值结果非常可观。但在演示过程中,代理人很少提及或干脆回避万能险和手续费两个账户的问题。投资者没有深究就被表面数字所诱导,所以他们购买了万能险。

专家表示,万能险一般缴费时间较长,虽然收益率有保证,但面临未来利率提高的风险。某保险公司精算师算过:以一款初始成本为7.5%的产品为例。对于投资者来说,扣除相关费用后,该产品的年结算利率至少要达到3.4%,才能获得与五年期定期存款相同的回报。目前万能险账户年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3%左右。另外,作为浮动收益的另一部分,不确定因素很多。

除了代理人的误导,保险公司发布的一些宣传资料也涉嫌误导。

细数万能险的三大缺点

收益率大打折扣。

前几天,李先生去银行存钱时,被一条宣传文字吸引,上面写着“XX万能险上月收益3.25%”。但他去保险公司咨询时发现,买万能险需要一系列“费用”,宣传单上的高收益只是在“个人账户”资金方面。只有当保险公司扣除各种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人的佣金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等。)剩余保费能否进入她的“个人账户”。

以李先生购买一款1,000元的大众万能产品为例。5000元以下的部分,第一年初始费用60%,剩余40%进入投资账户;扣除第一年10%的初始成本后,超过5000元的部分全部进入投资账户。事实上,第一年进入个人投资账户的资金金额为6500元,保险公司会根据客户的投保金额定期从投资账户中扣除一定的保障费用,可见其收益率是有折扣的。

相比之下,消费者可以在银行的投资账户中获得所有资金的收益率。比如他们把654.38+00000元的钱存进银行,利率就是654.38+000000元的收益率,而不是随时从本金中扣除一些费用后的利率。

在一个扣除了大量费用的金融产品和另一个没有扣除费用的金融产品之间,简单地把它们的收益率一起呈现给消费者,会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让消费者误以为所有的保险费都可以直接产生比银行更高的收益率。

取钱要交手续费。

与一般保险产品相比,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强是万能险的优势之一,但变现需要支付手续费。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允许万能险投保人从投资账户中提取现金,但必须保持约定的最低金额。客户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从个人投资账户中提取部分资金,不影响账户中剩余资金的实际收益。但从投资账户支付现金时,投保人通常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据了解,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同的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

如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万能险客户一年两次部分取款,不收取手续费;每次取款后,需支付20元手续费;友邦保险每笔提现收费25元;洪钟人寿万能寿险可随时提现,不收手续费;安联大众相对复杂:前五年每年可免费提取保单账户价值的15%,超过15%的部分按一定标准收费;从第六年开始退学不收费。

如果中途退保,只能获得现金价值,尤其是前四五年,连总保费都拿不回来。

不适合老年人投资。

由于万能险前期支付的费用比例比较大,非常适合收入不稳定的人群。但50岁以上的老人不宜购买万能险。原因是万能险是一种长期投资只能看到收益的保险,短期投资很难看到收益。所以50岁以上的老人尽量不要买万能险,甚至不鼓励40岁以上的老人买万能险,更不鼓励60岁以上的老人买。因为这类人买其他种类的保险更合适。

由于保险公司必须在客户足额缴纳基本保险费后扣除风险保险费,与传统的保单费率计算方法不同。年龄越大,当然就越容易有风险,所以要交的风险保险费就越多。

若被保险人每年需缴纳保费654.38+0万元,保额为20万元。33岁时从保费654.38+00000元中扣除252元,58岁时扣除2494元,75岁时扣除12165438元。

专家提醒,面对每年不断增加的风险保险费,被保险人可以选择在风险保险费被认为过高的年龄之前终止保单。同时,万能险的保障范围可以设置得尽量小,可以用其他险种来弥补基本保障的不足。

此外,根据几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说明,通常在保单生效后10年内,投保人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笔可观的初始费用。第一年交的最多,加盟费往往占到所交保费的65%-70%。前三年比重比较大,第五年以后比重比较小。从这个角度来说,不适合老年人。

如果你还有其他保险方面的问题,请来:保护更多的鱼,谈谈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