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是应对财务风险的主体,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所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者,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都应该树立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者要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保持严谨的行为作风,坚持谨慎细致的原则。首先,财务经理要有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具备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职业敏感度,能够随时估计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再次,专业人员要将财务风险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细节中,让企业其他员工也能培养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企业要真正实现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操作方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做好风险预警和监控管理,落实财务风险防范责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积极利用会计、律师、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有利建议。其次,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要加强授权审批、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做好内部控制审查和风险评估。
3、提高企业管理者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对财务管理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失败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充分考虑影响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在决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在选择可行方案时,切不可主观判断。比如,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要根据建立的模型准确计算各投资方案的回收期、净现值和投资回报率,综合评价计算结果,结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佳方案。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从而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目的是对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其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议,使预警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预测企业财务的发展方向。一个优秀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投资和筹集资金,在财务危机即将发生时提前通知企业管理者,使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及时纠正错误,防患于未然,使企业财务处于安全状态。当企业发生不可逆转的财务危机时,预警系统还可以分析财务危机的原因。
5.确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化解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形成的资金来源和留存未分配利润提供的资金。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多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其最小化。首先,企业应该选择内部融资,内部融资难度大,风险大,保密性强。属于企业自有资金,可以为企业储备更多的借款能力,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财务能力和信誉水平。自有资金越充足,财务基础越稳固,抗金融风险能力越强。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融资,首先应该发行普通企业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发行普通股票的成本高于发债,外部融资的最终选择是向银行借款,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
6、建立健全企业岗位责任制。
这是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也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企业财产安全和企业财务活动合法的有效手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设置企业风险管理岗位,由专业人员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做到不相容岗位必分离,各岗位必遏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