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命门
从年初的50万元/吨,到4月份的不到654.38+0.8万元/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在短短几个月的去库存周期内下跌超过60%。碳酸锂价格在5月初触底后,近一周上涨近20%,再次达到30万元/吨关口。
在这一轮锂价“过山车”行情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部跟随“锂”。在产业链上游,高价矿被收,低价矿被清。下游阴极厂家从价格暴跌开始停止观望,导致开工率不足,随后价格大幅上涨,重蹈抢料、囤料的覆辙。现在短期逐利逻辑主导下的无序扩张,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如何不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锂价抓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共赢。
第一,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突破资源瓶颈。从新能源汽车的长周期来看,锂矿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总是供不应求。行业内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要及时把握产业脉络,借助资本平台向上游延伸,占据锂矿资源的卡位优势。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机制。除了市场主动去库存的影响,资金的追涨杀跌也对这一轮碳酸锂暴跌暴涨行情起到了催化作用。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龙头企业也是“羽翼未丰”,没有行业周期经验可供借鉴。因此,需要摸清锂矿的生产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永兴材料应对碳酸锂价格下跌的策略值得借鉴。今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下跌时,永兴材料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积极消化库存,以应对市场变化。公司一季度碳酸锂销量为6,065,438+00吨,同比增长65,438+020.96%,保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第三,除了从自身角度修炼内功,相关部门需要尽快推出锂相关期货品种,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冲风险提供有效的切入点。
一些想跨界布局的企业不要盲目跟风。没有深厚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成熟稳定的技术团队,就没有资格长久地在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即使以前一些企业靠“蛮力”进入市场,也很难继续进入有积累、有技术、有应变能力的阶段,最终必然落得金钱和信誉双输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