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类型、运作模式、组织形式有哪些?

私募基金的运作方式是股权投资,即通过增资扩股或股份转让,获得未上市公司的股份,通过股份增值转让获利。

股权投资的特点

1,股权投资回报很丰厚。与债权投资获得投入资本的一定比例不同,股权投资从公司的收益中按出资比例获得分红。一旦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利润可能是几倍或者几十倍。

2.股权投资伴随着高风险。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几年的投资周期,而且由于投资于发展中或成长中的企业,被投资企业本身的发展风险很大。如果被投资企业最终以破产告终,私募基金可能血本无归。

3.股权投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同时,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整合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

基金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私募基金有多种分类方法。这里只分常用的投资对象。从国际经验来看,目前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标的非常广泛。以美国和英国为例,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对象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权证、外汇、金银、房地产、信息软件业和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投资范围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到高科技市场,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它可以分为三类:

1,证券投资私募基金

顾名思义,这只基金主要投资于证券和其他金融衍生品,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捷豹基金等对冲基金就是典型代表。基本上是管理人自己设计投资策略,发起设立开放式私募基金这类基金,可以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改变投资理念,投资人可以根据基金净值赎回。它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投资者的要求量身定制,资金相对集中,投资管理流程简单,可以使用大量的财务杠杆和多种形式的投资,收益率相对较高。

2.工业私募股权基金

这类基金主要以投资行业为主。由于基金管理人对某些行业如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有较深的了解,有广泛的人脉,可以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发起设立产业私募基金。管理者只是象征性的花很少的钱,大部分都是加薪。管理者在获得大额投资收益的同时,要承担无限的责任。这类基金一般封闭期为7-9年,到期一次性结清。

3.风险私募股权基金

其投资标的主要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权益,以分享其快速成长带来的高额收益。其特点是投资回收期长,收益高,风险大。

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

第一,基金承诺保底。基金会把保底资金交给投资人,并据此设定底线。若跌破底线,则自动终止操作,保证金不予返还。

二是客户可以收到账号(即客户只需要把账号给私募基金)。如果低于约定的亏损比例(一般为10%-30%),客户可以自动终止协议,按照约定的比例对约定的盈利部分或超出约定盈利比例(一般为10%)的部分进行分成,针对的是熟悉的客户和大型企业单位。

投资者不仅关心是否盈利,更关心投资私募股权的成本。一般私募股权基金费用为:

1,基金交易费用

基金交易费用是指基金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基本费用,一般包括申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私募基金转托管费、转换费等。

2.基金运营费用

基金运作费用是指私募基金运作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常从基金资产中扣除,可能会使价值减少。运营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持续销售法、证券交易费、信息披露费、与基金相关的会计师费、律师费等。,一般按照国家规定收取。

组织形式

1,企业风格

公司型私募基金具有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更加正规规范。目前,在中国可以更方便地设立公司型私募股权基金(如“股赢投资公司”)。半开放式私募基金也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方便地运作,其投资策略可以更加灵活,不需要严格的审批和监管。例如:

(1)设立“投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

(2)“投资公司”的股东人数要少,投资金额要比较大,既保证私募性质,又有较大的资金规模;

(3)“投资公司”的资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按照国际惯例,管理人收取基金管理费和利益激励费,进入“投资公司”的运营成本;

(4)“投资公司”注册资本每年在特定时点重新登记一次,进行名义增资扩股或减资减股。如有必要,投资者可以在每年的特定时间点赎回其出资,在其他时间,投资者可以协议转让其股份或在场外市场交易。“投资公司”本质上是企业私募基金,可以随时募集,但一年只赎回一次。

但企业私募基金有一个劣势,就是存在重复征税。克服缺点的方法有:

(1)在开曼、百慕大等避税天堂注册私募基金;

(2)将企业私募基金注册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很多优惠),在税收相对优惠的地方注册;

(3)借壳,即在基金的设立和运作中,联合或收购一家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最好是非上市公司),并以此为载体。

2.合同类型

契约型基金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具体做法可以是:

(1)证券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选择一家银行作为托管人;

(2)募集到一定金额开始运作,每月开放一次,向基金持有人公布基金净值,办理一次基金赎回;

(3)为了吸引基金投资者,尽可能降低手续费。证券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根据业绩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双重征税,缺点是在设立和经营过程中很难避免证券管理部门的审批和监管。

3.虚拟风格

虚拟私募基金表面上看起来是委托理财,实际上是以基金的方式运作。比如虚拟私募基金设立募集时,表面上是与每个客户签订信托理财协议,但这些信托理财账户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基金运作,在购买和赎回基金份额时,按照基金净值结算。具体做法可以是:

(1)每个基金持有人以个人名义单独开立子账户;

(2)基金持有人共同出资形成主账户;

(3)证券公司作为基金的管理人,统一管理所有账户,所有账户统一计算基金份额净值;

(4)证券公司尽量使每个账户的实际市值等于按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的市值。如果两者不相等,则赎回时由主账户与子账户的资金差额划转余额。

虚拟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证券管理部门对基金设立和运作的审批和监管,设立灵活,避免重复征税。缺点是仍未摆脱委托理财的束缚,基金募集有待进一步规范,基金运作上仍受证券管理部门监管,在基金规模扩张上缺乏基金的发展优势。

4.组合式

为了充分发挥上述三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可以设立一个基金组合,将几种组织形式组合起来。组合基金有四种类型:

(1)公司与虚拟的结合;

(2)公司与合同的结合;

(3)契约与虚拟相结合;

(4)法人化、契约化和虚拟化相结合。

5.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制是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2007年6月1日,我国《合伙企业法》正式实施,一批有限合伙企业相继成立,主要集中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领域。

6.信任系统

通过信托计划进行股权投资或证券投资,也是阳光私募的典型形式。

私募基金起源于美国。20世纪末,许多富有的私人银行家通过律师和会计师的介绍和安排,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新兴行业,如石油、钢铁、铁路等。这种投资完全由投资人自己决定,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这就是私募基金的雏形。

现代体育产业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1946 ~ 1981早期PE时期,一些小的私人资产投资,小企业接触私募,使得PE起步。从1982到1993的第一轮经济萧条与繁荣,使PE发展到第二个时期,以垃圾债券为资本杠杆的一大波收购为特征,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在近乎崩溃的杠杆收购行业环境下疯狂收购美国著名食品烟草公司RJRNabisco的时候达到高潮。PE在第二次经济周期(1992 ~ 2002)被洗盘,经历了第三次演变期。在这个时期的开始,9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和经济现象,如储蓄和贷款危机,内幕交易丑闻和房地产危机。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的机构化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在65438到0999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达到发展高潮。从2003年到2007年,成为PE发展的第四个重要时期。全球经济从之前的互联网泡沫逐渐走弱,杠杆收购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从而使得私募股权企业的机构化空前发展。我们可以从2007年黑石集团的IPO中得到充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