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税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个例子!
在税收方面,根据税收负担是否具有传递性,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不转嫁税收的税种称为直接税,如所得税、财产税;另一方面,纳税人可以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由他人承担的税收称为间接税,如商品税。
举例说明。
企业A向企业B提供某项服务,收费100元。按照现行税法规定,A企业应缴纳5%的营业税(假设不考虑其他税),那么A企业应缴纳的税= 100 * 5% = 5元,实际所得(税后)= 100-5 =。而企业B实际支付= 100元。
如果A企业想将5元全额“转嫁”给B企业而不承担税负,即扣除营业税后的实际收入为100元(100-0),则A企业应向B企业收取105.26元,而不是100元。此时企业A应纳税额= 105.26 * 5% = 5.26元(比原税多5.26-5 = 0.26元),实际收入= 105.26-5.26 = 100元;企业B实际缴纳= 105.26元,企业B税负= 105.26-100 = 5.26元,比转移税负(5.26-5)高出0.26元。
如果企业A想只承担2元的税负,将另外3元的税负(5-2)“转嫁”给企业B,即扣除营业税后的实际收入为98元(100-2),企业A应向企业B收取103.16元,而不是100元。此时企业A应纳税额= 103.16 * 5% = 5.16元(比原税多5.16-5 = 0.16元),实际收入= 103.65438。企业B实际缴纳的金额= 103.16元,企业B增加的税负= 103.16-100 = 3.16元,比转移的税负(3.65438
这个例子中的营业税是间接税,是可以转移的,转嫁的税负不等于转嫁后缴纳的税。税负转嫁比例越大,转嫁后缴纳的税款越多。对于被转嫁的人来说,实际税负比转嫁的高。
在我国,具有转移性的常见间接税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