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消费金融牌照方再度扩容,蚂蚁消费金融公司近日获批开业。

消费金融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持牌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已有3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设立(含开业)。其中四个是最近两年才被批准建设的。

目前,消费金融机构的审批进程正在加快,平安、小米等众多行业巨头纷纷入局。种种信号表明,消费金融的牌照还是很吃香的。在消费金融市场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这个牌照的“含金量”有多少?

持牌团队继续扩大。

此外,今年4月正式开业的银苏开基消费金融公司,显示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不断扩张的趋势。截至目前,涉及的持牌人有33家。这3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半数以上股东有银行,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二是金融、电商、互联网巨头,如平安、百度、小米、唯品会、携程。

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是指用于消费的个人贷款,特点是小额、短期、无抵押,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零售信贷业务。

从近两年新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来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消费金融公司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具有明显的跨界特征。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创始人包括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和于越医疗。前者是新能源公司,后者属于健康领域。尹素开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江苏银行,其他股东包括家电零售商五星控股集团和服装公司蓝海家居。

车牌含金量突出。

“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优势弱于商业银行,但由于杠杆高、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明显强于小额贷款公司。”东吴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马香云在报告中表示,消费金融牌照审批严格,大股东多为商业银行,本质上是商业银行体系内的消费金融专业平台。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其实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比私人银行更灵活。单一大股东不要求出资比例,也不要求所有民营企业;在经营范围上,没有地域限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大多是城商行:一张消费金融牌照可以帮助其实现跨区域经营,拓展零售业务。

关键是管理好。

2020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审批节奏加快,市场分析显示持牌机构进入政策红利期。

过去十年,现有的消费金融公司加速了业绩分化,头部效应明显,参与者更强。净利润指标方面,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即时消费金融位列行业前三。

消费金融的招募在持牌机构中独树一帜。去年公司净利润达到654.38+0.663亿元,同比增长654.38+03.4%。资产首次突破6543.8+000亿。

也有消费金融公司有一手好牌,但没能打好。捷信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已经跌出前三。去年,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下降了88%和365,438+0%。

“消费金融公司的商业模式、科技能力、公司治理、股东资源都很重要。”董希淼表示,强大的股东背景意味着相对较强的融资能力。发行金融债券和从其他银行借款相对容易,这是持牌机构竞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相关问答:哪些公司有消费金融牌照?平安集团。1.金融许可证,即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目前金融牌照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发放。金融监管按时间段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市场准入制度是事前监管的核心,金融牌照是市场准入制度的正常表现。2.金融牌照类型:国内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有银行、保险、信托、券商、融资租赁、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额贷款、典当等。

相关问答:近日,中国平安保险获银监会批准获得消费金融牌照。什么是消费金融?具体是什么业务?自2010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以来,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发展了9年,期间有27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23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进入市场为用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消费金融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用于消费(不含购房、汽车)的金融服务模式。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特点。个人消费贷款最高额度为20万元。基于消费者不同的购买行为,消费金融涵盖耐用消费品、旅游餐饮、婚庆、教育培训、健康美容等消费项目。,主要针对消费需求旺盛的中低收入人群。

消费金融牌照必须经过银监会批准,属于不吸收公众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包括:1)接受股东及其境内子公司的存款,2)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3)发行金融债券,4)境内同业拆借,5)资产证券化。

随着80后、90后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信贷和杠杆的空间巨大,未来几年消费金融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消费金融牌照,属于国家鼓励的金融领域,可以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同业拆借等。,许可价值显著。目前国内已有27家机构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形成了银行、电商、实业三大类。

政策支持消费金融的运用成为下一个出路。自2009年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来,消费金融逐渐发展起来,首批成立了4家消费金融公司。2015年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由16城市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至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境内外银行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贷款和现金贷,其中消费品贷款主要针对消费者的高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包括耐用消费品、旅游餐饮、婚庆、教育培训、健康美容等。消费金融公司在起步阶段通常利用消费品贷款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更便捷地获得用户,而在规模化之后,会加强现金贷的二次销售和周转额度,提高用户的深度覆盖,同时叠加服务,提高收益水平。个人消费贷款、现金贷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单笔分期金额为消费品价格。单笔贷款的规模取决于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系统根据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批和评估,通常不超过5万元。比如给消费者买英孚教育、韦伯教育、华尔街、美联英语服务的贷款。

6月,11,消费金融牌照获批开业,监管接连释放出两家吸金机构获批的信号。

165438+10月21,中国平安获准在上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10月26日,165438+重庆银保监局批准重庆农商行参与设立重庆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牌照的价值将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