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新书《管理与会计》

在全国都在抗击冠状病毒的今天,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或许最好的支持方式就是修身养性,好好学习,推荐一本日本管理之神稻盛和夫的《管理与会计》。

日本四大商神之一的稻盛和夫,创办了京都陶瓷和第二电信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实业家和哲学家。刚刚学习完混沌大学的创新哲学,对深谙经营哲学的稻盛和夫充满敬意。

看完总结一句话:人生要有规划,要有理财做后盾;企业要发展,会计应该是基石。

稻盛和夫会计的基本思维模式是追求事物的本质。

首先是对“作为人什么是对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最基本的道德和良知的基础上,以什么是对的为基准进行判断。他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他从不相信一般公认的所谓“适当的会计基准”,而是站在管理的角度,有意识地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其本质是什么”。

其次,判断标准不拘泥于常识。如果把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常识”当作永远正确的东西,那办企业就是大忌。要看透事物的本质,不断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稻盛和夫的会计思想,包括他的会计是如何诞生的,他的基本思维模式,会计与经营企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7原则”。第二部分通过基于实际案例的问答,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

会计七大原则

他在本书中总结的“会计七原则”精辟细致,使我们能够正确操作企业指南针,对人生的财务规划也有启发。

分享一些最有收获的事情:

1,现金型业务必备

会计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的贸易。一次航行后,收入中扣除所有费用,剩余利润进行分配。也就是说,现金收支的计算就是损益的计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和经营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核算也越来越复杂。根据什么事实,收益和费用也成了一个模糊的问题。所以稻盛和夫回到了会计的原点,关注最重要的“现金”,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经营判断。有了例子和图标,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京瓷采用的美国式“现金”会计报告。

2.对应原则,分解下来就是:比如钱和物的流动对应票据,销售对应采购,应收账款对应应付账款。

3、彻底实施强势管理。

如果把企业比作人体,那么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应该血管通畅,肌肉适时,充满活力。同理,经营者必须创建一个没有肥肉的事务所企业,稻盛和夫会计的精髓就是“彻底实行事务所管理”。

很多公司一旦上市,就会生出一种意识,就是想方设法让投资人看好这家公司,一次又一次地维持高股价。受这种欲望影响,利润要客观,一切要给人好印象。但是,追求肤浅必然会徒增赘肉和不必要的负担。作为一个经营者,如果这样的虚荣心太强,就会给企业洗白,结果就是让公司披上肥肉。

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提到,京瓷成立之初资金短缺,所以一直很节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使用二手设备和二手办公用品。原则是二手设备也能创造同样的效率,不要买新的。此外,他还强调减少固定成本,以实现坚实的企业体质。

这和国内很多企业经营者的面子问题完全相反,开着豪车,买着豪华设施,同时还欠着外债。这样的企业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他们体质虚胖,见风就倒,见雪就死。

不投机是非常重要的。他坚信额头出汗赚的利润是有价值的。

1973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于5438+00年6月,导致了日本经济的混乱。一家城市银行的行长来拜访稻盛和夫,试图说服他像其他企业一样购买土地,通过垄断获利,称银行可以向京瓷提供大额贷款,不管有多少银行愿意贷款,并保证房地产可以升值。稻盛和夫对社长说:只有用汗水和努力挣来的钱,才能称之为利润。从不为总统的劝说所动。一年半后,泡沫破裂,许多知名企业陷入困境。当有记者来采访稻盛和夫时,你的先见之明从何而来?他直截了当地回答:“我没有你说的远见。我就是不喜欢靠投机获利。我讨厌通过倒卖房产赚钱,仅此而已。”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好像他们经营的是大公司,公司的装修让人羡慕。事实上,有许多企业经营并使用公司的流水进行与公司业务不符的其他交易,其中一些企业通过买卖房地产来获利。但泡沫一旦破裂,企业无法经营,无所作为,投机心理往往以破产倒闭告终。个人理财也是如此。

4.贯彻完美主义原则。

这里的完美主义是指不允许含糊和妥协,一切工作都要追求完美,注重每一个细节。这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态度,不要等到一切都很完美。

5.双重确认保护公司和员工。

这里有一个新的观点。我们通常认为企业的“签字机制”或者繁琐的流程是一种防人心的“监督机制”。这本书强调“双重确认”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以“心为本的管理”为基础,这在他的另一本实用管理书籍《灵活使用人才》中有所论述。刚创办京瓷的时候,因为觉得责任重大,经常夜不能寐,对企业运营一窍不通。他认真地想了一遍又一遍,“我该靠什么来经营企业?”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他意识到最重要和最值得关注的是“人心”。“人心多变,最不可靠,但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也是人心。京瓷是由相互信任的合伙人创立的。一方面,人心有巨大的力量,同时,人心也有脆弱的一面。不经意间,人就会犯错。因此,实施“以心为本的管理”和保护员工是设计“双确认”制度的最初动机。他认为这个背景绝对不是“人不可信”或者“性恶论”。相反,是对人的爱,是不让人犯罪的“诚信”。

老实人难免有一段时间被鬼附身。比如把公款挪一点,事后再还。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计划,那将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它不可用。这是实践中的漏洞造成的。人变得贪婪是一种人祸,但如果制度上有切实的防范措施,这种贪婪就不会实现,人就不会陷入犯罪的泥潭。

关于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不得不说他为JAL创造了一个奇迹:

2010年,78岁的JAL董事长稻盛和夫破产重建。到20110三月底,424天,创造了JAL历史上前所未有的1884亿日元的利润,是全日空的3倍。在短短的1年里,他使JAL实现了三个目标。不愧是管理之神的称号!

他在51年的经商生涯中,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但在退休时,他将个人股份全部捐给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追求至高无上的财富,精修心性。他认为人生就是一个完善心智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稻盛和夫有了俯瞰人生的视野。他在《人为什么活着》一书中指出:

“成功和失败都是苦难。有的人成功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态度变得很讨厌,说明人格已经堕落了;有些人成功了,意识到自己无法取得这一成就,因此更加努力,这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人性。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

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心灵”,早就认可了他的成就和影响力。愿智慧和坚定的力量引领我们走出困境,迎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