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杯见证“中国智慧”
多少年来,“中国制造”已经名扬天下,但由于大多数“中国制造”没有授权,没有自主开发和定价权,始终处于供应链的末端。比如2010世界杯,中国生产的官方助威工具“呜呜祖拉”每个只赚几毛钱。
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上游。2013年6月,杭州协成实业成为国际足联官方授权生产商和经销商,负责制作世界杯吉祥物福莱科。这是中国企业首次直接从国际足联获得世界杯吉祥物的官方授权。
伟光集团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其品牌产品是球迷版的“世界杯”。他们还从国际足联获得了金属、陶瓷、塑料等五大类产品的设计和销售权。
“利用世界杯的全球影响力,通过授权增加中国产品的品牌和广告效益,‘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授权’和‘中国品牌’转变。”夏果对“中国授权”这种新形式表示赞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王表示,“中国授权”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国际认可,体现了中国制造整体水平的提升,包括水平和创造能力。
“中国智造”一举成名。
除了生产足球周边产品,本届世界杯还有很多“中国智造”。
比如世界杯的两大著名球场,国家体育场和潘塔纳尔体育场,就是由中国三一重工的起重机牵头的。球迷入场的安检设备大多是“中国制造”,一家中国企业同方威视,为世界杯提供了近600台先进的安检设备。
检测设备:举办世界杯的12场馆中,有9个场馆的检测设备都是他们的产品。
世界杯期间,“中国”地铁将为巴西城市分担巨大的交通压力。在巴西地铁车辆全球招标中,来自中国的北车客车以优质的技术和合理的价格击败西门子、阿尔斯通等世界一流轨道交通设备公司中标。在巴西里约热内卢,114 1A地铁列车和124动车组都是由中国北车常可研发的。
为了世界杯,巴西还专门从中国进口了两辆混合动力公交车,编入公交车队,负责在比赛期间运送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短短四年,从南非世界杯的座椅、避孕套,到巴西世界杯的LED产品、地铁、安检设备,“中国制造”逐渐摆脱产量大、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的名声,开始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