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次级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这里净资本是什么意思?

净资本是指净资产。

券商再引“流水”:长期次级债可计入净资本。

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港澳资讯)日期:2010-09-09作者:[张赟]

净资本规模一直是证券公司向监管部门申请创新业务牌照的一道门槛,包括直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如今证券公司获得了泛滥的“活水”。

昨日,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借入次级债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长期次级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到期期限超过5年、4年、3年、2年、1年的,原则上分别按照100%、90%、70%、50%、20%的比例计入净资本。《规定》颁布后,证券公司可以将长期次级债计入净资本。换句话说,借入次级债可以充实净资本规模。

《条例》对次级债的定义是指证券公司经批准向股东或者其他合格机构投资者借入的,偿还顺序在普通债务之后、证券公司权益资本之前的债务。按债务偿还顺序:一般债务>;次级债>优先股>普通股。

传统意义上的次级债券首先发生在银行,银行需要混合资本工具来分担银行的风险。银行的次级债不能用来核销坏账,只能用来核销银行破产清算时的损失。

证券公司的次级债券也有类似的效果。但《规定》也指出,长期次级债计入净资本的金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50%(不含计入净资本的长期次级债累计金额)。

同时,规定允许证券公司之间相互借入次级债券。证券公司作为债权人,在计算自有净资本时,应当扣除所有的出借资金。但是,证券公司不得向其实际控制的子公司借入次级债。

有了上述规定,证券公司可以“牺牲”自己的净资本规模来“帮助”其他证券公司“达标”,获得更多的业务牌照。证券公司作为债权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债务公司的股权,这可能预示着券商之间相互拉拢和势力范围划分的开始。

《规定》还规范了证券公司次级债的披露方式。“证券公司应当自次级债借入获得批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公司网站上公开披露次级债借入情况。”

上市证券公司借入和偿还次级债,除应当符合《条例》的要求外,还应当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翻阅部分上市券商的年报,记者发现,部分券商在净资本计算表中列出了“借入次级债券”,而多数券商在“建立净资本补充机制”中仅提及发行次级债券的手段,却鲜有付诸实践。

本规定自1年9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