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场景营销解读
?
一.背景和定义
整体网购市场增速已经趋于稳定,流量红利逐渐消失。而手游、短视频等各种应用占据了用户大量时间,用户注意力不断分散,粘性降低。在这种背景下,场景化营销的思路或许是其中的一个补救措施。
所谓场景营销,是指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触发相应的功能和活动,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所讨论的电子商务场景营销,就是将场景营销的思维融入到电子商务促销活动的组织中,以促进活动的效果。
二、场景营销对电商平台的意义
1,贴近用户,让用户产生联想,增强活动留存,轻松激发附加需求。
对来自用户的活动进行场景化组织和包装,符合购物过程中的联想和决策环节。贴近用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用户记住感知点,间接增强用户对活动的留存。同时,跨品类组织模式也能为用户触达相关品类,激发额外需求。
2019年货节期间,在JD.COM和阿里组织的年货节活动中,从春节这个节点充分挖掘了用户的实际购物场景:大年货、囤年货、送礼、买外国货、JD.COM年货节处理本地货;走亲访友,年夜饭,聚会狂欢,旅游过年,在阿里年货节焕发新春。年货节期间,电商平台将核心流量资源引入场景活动,也充分说明了场景营销的意义。
2.提高导购效率,降低决策成本。
因为场景营销的本质应该是结合用户的实际场景诉求,引导和触发相应的活动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个逻辑下,场景化营销可以提高营销的精准性,大大提升导购效率。
如果说品类、品牌、商品是整个活动的不同单元,那么相比货架式导购,场景化营销活动组织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增强品类之间的渗透效果。
三、电商平台如何做场景营销
1.策划的营销场景要注意时间节奏,符合用户的普遍认知。
用户,比如情人节、春节,是有普遍认知和实际场景需求的节点。用户在这个节点的决策不像618和双11那样短而快,但决策时间更长更高级,而场景化的营销引导更能让用户沉浸感和联想感,很容易激发额外需求。
2.运营要围绕人群特点进行精细化,甚至可以考虑营造个性化的场景氛围和活动。
围绕一个场景的导购越个性化,就越能集中用户。因此,可以考虑围绕用户的年龄层次、性别构成、地域分布、收入等用户画像进行定投,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识别用户,另一方面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
比如,我们不需要向20岁以下的浏览用户推荐送宝贝的导购楼层。结合地域分布,可以精准推荐当地超市的购物卡,这也是无界零售的体现。
3.场景活动和导购的组织方式要更加智能化,从货架式的“人找货”到“货找人”
在商品信息爆炸的情况下,用户懒得去搜索、思考、比较,但是用户会更倾向于亲友推荐(分组)和智能推荐(信息流)的方式。在场景活动中,也可以尝试使用智能瀑布流的推荐方式进行场景规划。
淘宝首页改版,我猜你喜欢被提升到2屏,推荐更加精细化、智能化:覆盖生活阶段、消费需求、兴趣偏好等因素的推荐,通过将“消费行为”这一单一判断维度拓展到个人消费场景,将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这将是淘宝实现“以人为中心”算法技术最重要的一步。目前,“猜你喜欢”的推荐机制已经形成了超10000的精细消费场景。